广东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发布,八大产业将江门列入“核心城市”

南方+ 记者

日前,《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印发。根据《规划》,广东省在“十四五”期间将高起点谋划发展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多个未来产业。

从《规划》的具体内容来看,江门制造业被寄予厚望:《规划》列出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全部20个产业都将江门作为布局城市。其中,8个战略性产业将江门标注为核心城市,数量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二。

全省20个战略性产业均布局江门

根据《规划》,全省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

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则包括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未来产业包括卫星互联网、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等。

具体来看,全省有6座城市被列入全部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规划布局范围内(分别为广州、深圳、佛山、惠州、中山、江门),有6座城市被列入全部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范围内(分别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江门)。

也就是说,全省仅有4座城市被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所“相中”,江门是其中之一,战略地位堪比广州、深圳、佛山等制造强市。

江门被8个产业标注为核心城市

根据布局的重要程度,《规划》又将产业集群区域布局城市分为“核心城市”“重点城市”和“一般城市”三个档次。

在这个“含金量”更高的“核心布局城市”榜单上,江门共有8个产业入围,数量在全省地级市中位列第二。

其中,智能家电、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和现代农业与食品等4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均将江门列为核心城市。与周边地级市相比,佛山被5个支柱产业标注为核心城市,珠海、惠州分别被4个支柱产业标注为核心城市,东莞、中山则被3个支柱产业标注为核心城市。

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江门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该市共被4个新兴产业标注为核心城市,分别为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激光与增材制造、安全应急与环保。与周边地级市相比,佛山被5个新兴产业标注为核心城市,珠海被4个新兴产业标注为核心城市,东莞则被2个新兴产业标注为核心城市。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董有逸

编辑 吴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