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日广东公安走进红色文化村介绍的是汕尾市海丰县石山村。
红色名片
第一届海丰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
东江第三游击纵队新编大队队部旧址
抗日侨领戴子良祖居旧址
石山村村貌(黄羌镇政府供图)
石山村,位于黄羌镇西北部,距镇政府约8千米,距海丰县城约33千米。该村曾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地下组织工作的重要据点。1927年在该村建立过苏维埃政权。曾生、王作尧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曾在此驻扎。石山村1957年被海丰县人民政府评为海丰县第一等红色革命根据地。该村有第一届海丰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东江第三游击纵队新编大队队部旧址,抗日侨领、首届全国政协委员戴子良祖居等红色场所。
曾生同志脱险处旧址碑刻(黄羌镇政府供图)
1924年春节后,海丰县总农会副会长杨其珊与麻竹村的宋耀南、宋家贤、陈桂招等来到石山村,组织召开了农友大会。不久,彭湃到该村视察时作了重要部署。1927年9月19日,南昌起义军攻占三河坝后,召开军事会议,决定设法补充兵员和解决经济困难,石山村得知消息后出动了一个排的兵力支援,由赤卫队排长戴细妹带领参加,支援途中牺牲了11人,包括戴细妹。
东江第三游击纵队新编大队队部旧址(黄羌镇政府供图)
1929年2月初的某天凌晨,国民党蔡腾辉部300余人攻打石山村,把分水布、黄屋包围得水泄不通,所幸红军和苏区干部早已得知,连夜撤出。该村200余村民被赶到晒谷町,其中2名青年寻机逃脱时被开枪打成重伤,一名8岁儿童被吓死。可村民宁死也不说出红军和苏区干部的下落,当时被抓走54人押解往县城,被抢走耕牛29头,春节食品被洗劫一空。1928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有15名村民在海城坡头园被枪杀,第二天到刑场收尸的12名村民也被全部枪杀。1931年冬,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人民实行了更为残酷的镇压,驻重兵于石山村。石山村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公开斗争转入地下斗争,夜袭国民党军,国民党军只好集中在分水布设栏栅自保。
抗日侨领、首届全国政协委员戴子良祖居(黄羌镇政府供图)
1940年初,国民党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加强了对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 “围剿”,战斗在惠 (阳)东 (莞 ) 宝 (安 ) 的曾生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为避其锋芒,决定向东转移至海陆丰老革命根据地。1940年3月27日,曾生率领的抗日新编大队来到石山村,在国民党军的眼皮底下,没失一兵一卒,没丢一枪一弹,奇迹般地安全度过了9个多月,随后离开石山村,重回惠东抗日。
第一届海丰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黄羌镇政府供图)
1949年农历三月初五,国民党钟铁肩部分西、南两路直扑石山村。正在该村的号称“钢铁队”的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五团立即应战。国民党军被团团包围,几次突围都被重挫,最后战斗至傍晚,借着夜幕和浓烟的掩护才逃离了石山村。
1949年7月1日,第一届海丰县人民政府在石山村成立。
来源丨广东公安文联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