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四十笺 | 宜润勿燥, “多事之秋”应当这样吃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 订阅

所谓“热在三伏,秋后一伏”,末伏在立秋后第3日开始进入,早晚较凉爽,白天秋阳肆虐,气候闷热,素有“秋老虎”之称。所以防暑措施依然不容忽视,且早晚温差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及小孩子,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

专家解疑: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彭康教授表示,秋天属金,性沉降、肃杀、收敛。气候肃杀,燥令司天,久晴无雨,天高气爽,到处一派干燥的景象。

秋天以燥气当令,而燥气易伤肺金,耗损人体津液,引起皮肤干燥、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大便干结、口鼻咽干、音哑、胸痛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皲裂、毛发不荣等症状。秋天的养生,人应之而奉收,阳气内敛,阴气渐长。

秋冬阴令也,秋时阴收,冬时阴藏。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以防燥邪。特别是阴虚、血虚体质之人,更应注意滋阴养血。

秋季养生皆以养收为原则,贵在滋阴敛阳,应从这几方面进行调养:

1精神调养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按中医“五行”理论,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

2起居调养

立秋之季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以应秋气之清爽,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减少房事,避免阳气向外发泄)。

立秋乃初秋之季,凉风时至,暑热未尽,且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3饮食调养

古有云:“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乃顺天理”。其意是指四季变化与脏腑相关,要保护好,不能伤害。《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有云:“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燥者润之”,适当食用梨、蜂蜜、甘蔗、芝麻、藕、栗子、胡桃、枇杷、菠萝、花生、荸荠、蜜枣、乳品等;中药有西洋参、百合、玉竹、沙参、麦冬、天冬、山药、黄精、桑葚、白扁豆等。

多食柔润之品,少食辛燥之物,滋阴润燥、灌溉脏腑,弥补秋燥对身体的伤害。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秋天让肺润起来!”

立秋贴秋膘的民俗流传已久,为了把夏季的“膘”贴补回来,立秋时建议多吃肉来长肉。从养生角度来讲,可以适当进补增加营养,但不宜大鱼大肉,要因人而异而“贴秋膘”。立秋后仍有暑气,暑气夹湿,侵犯脾胃,导致泄痢,要注意防暑清热。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4运动调养

进入秋季,秋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

“多事之秋”,在秋季常见呼吸道疾病和消化疾病:流感、乙脑、麻疹和水痘;中风、支气管炎、哮喘、胃病复发等等。其主要原因是人体受冷空气刺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促进了血栓的形成,同时,血液中的组氨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应注意上述疾病的发生和发作,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状态,及时发现和调治。

推荐秋季常用调养配方:

1百合固金汤

百合20g、熟地黄10g、生地黄10g、玄参10g、川贝母10g、桔梗5g、麦冬10g、白芍10g、当归5g。

2沙参麦冬汤

沙参10g、麦冬10g、天花粉15g、玉竹10g、生扁豆10g、桑叶10g、生甘草5g。

3清燥救肺汤

桑叶10g、麦冬10g、石膏20g、人参10g、胡麻仁10g、杏仁10g、枇杷叶10g、阿胶10g、生甘草5g。

4五汁饮

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甘蔗汁、煨川贝雪梨蜂蜜等各等分。


专家介绍

彭康

教授(中药学)、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兼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导师;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现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慢性病管理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药调配与监测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常委、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综合医院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健康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中医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中药药理与临床》常务编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专家指导委员、广东省本科高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

全国医学高等院校本科教材《中药学》第一版、第二版主编,全国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创新教材《中药药性学》主编,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17部,获国家、部、省基金课题7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三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2017年获得“荣耀医者”,“中华医药突出贡献奖”。

师承首届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和中央军委保健专家臧堃堂教授,曾任全军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7-1999年在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生物系作访问学者,从事中药降血糖药理研究和参与筹备香港浸会大学首届中医本科班。

医疗特长:擅长各种头痛及神经痛、眩晕、失眠、神经衰弱、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癫痫、脑萎缩、老年性痴呆、脑损伤及脑手术后康复等脑病专科。并诊治急慢性咳喘、慢性胃肠疾病、月经病等内科杂病及肿瘤的中药调治及亚健康中医保健治未病等。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治未病科专家诊室),周四上午(门诊四楼名医治未病科)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