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四十笺 | 末伏“秋老虎”,养生该这样进行!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订阅

秋已至,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治中医师周惠仪介绍,虽然秋天到了,但依然承袭着暑热的本色。白天仍然炎热,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往往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早晚温差变大。

自然万物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秋冬养阴,可以从以下三点下手:

一、多润肺

周惠仪认为,入秋后,天逐渐转凉,同时天高气爽,空气干燥,传统医学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又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出现鼻孔干燥、嗓子干燥、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等不适。

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此,秋天养生应防止燥邪对人体的伤害,以养护好体内的阴气,“燥邪”首当犯肺,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养肺润燥是关键

网络图

网络图

沙参玉竹瘦肉汤,一款秋季润燥的靓汤:

材料:猪腱子肉250g,沙参、玉竹各100g,麦冬20g,蜜枣1粒。

做法:腱子肉切3公分左右的小块,冷水下锅煮开焯一下,洗净备用;把沙参、玉竹、麦冬、蜜枣洗净;将焯好的腱子肉,和洗好的沙参、玉竹、麦冬、蜜枣放入汤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煮沸后,改文火煲两个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二、祛暑湿

立秋后,天气仍热,且雨水多,常暴雨成灾。这段时间,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水肿或腹泻,加之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冷饮,更助湿邪,损伤脾阳。由于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而生痰,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早秋脾伤于湿,且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种下病根。

周惠仪建议,立秋时节保养脾胃,应多吃茯苓、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祛湿热、健脾胃的食物或药物,同时,忌食生冷食物,尽管立秋后天气尚热,但阳气已开始收敛,阴气已慢慢增长,过吃阴寒食物易损伤脾阳,应避免进食西瓜、香瓜等寒凉瓜果。

图为市中西医儿保科医生为儿童进行穴位推拿

图为市中西医儿保科医生为儿童进行穴位推拿

另外,可采用穴位按摩或推拿的养生方法。立秋期间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丰隆穴是化湿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3穴每天按100次,也不失为一种肠胃“避暑”的好办法。

三、防中阴暑

初秋天气虽有了凉意,但还有末伏没有过去,所以形成了一种立秋时节独特的气候现象——白天天气炎热,而早晚却比较凉爽。在早晚温差大的时节,往往会出现中暑频发的现象。中暑在中医上也称伤暑,有阴、阳之分,阳暑是由酷热所造成,而阴暑,中医学认为是“静而得之”,“避暑乘凉得之”。

周惠仪介绍,预防阴暑,特别需要注意穿衣、盖被,在饮食上,除了少吃寒凉外,常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及多吃养阴的食物,如萝卜、茅根、荸荠、番茄等都是预防阴暑的有效方法。

图为市中西医康复科医生为市民刮痧

图为市中西医康复科医生为市民刮痧

除此之外,刮痧也是中暑的克星之一。民间刮痧最主要就是针对阴暑,其实,无论是阴暑还是阳暑,都可以通过刮痧来进行治疗。有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涩等“阳暑”症状的患者,可以在背后膀胱经以及肘窝、腘窝处刮痧。而有发热恶寒、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身重疼痛、神疲倦怠等症状的阴暑患者,除了在后背膀胱经刮痧外,还应按摩腹部的神阙、关元等穴位。

周惠仪提醒,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人们不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进行养生。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