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晚,苏炳添领衔的中国男子百米接力队在东京奥运会4×100米接力比赛中,以37秒79的成绩追平全国纪录,也追平了队伍在奥运会上的最佳成绩——第四名。
中国男子百米接力队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第四名。
超十年磨练提升接力技术
13年前,主场作战的中国男子百米接力队在北京奥运会上首次闯入决赛,创造历史。可惜在决赛中,他们因交接棒违规被取消成绩。日本队凭借出色的交接棒技术,获得了那届赛事的铜牌,这给了中国接力队很多启发。
百米接力是团队项目,除了需要每名选手拥有硬实力之外,对交接棒、棒次安排等技术环节都有很高要求。一次完美的团队配合,能帮助队伍大大提升成绩,这是该项目特有的迷人之处。
苏炳添、谢震业、汤星强、吴智强组成今年的最强阵容。
为了备战广州亚运会,中国队召集了亚青赛冠军梁嘉鸿和当时在国际赛场上还默默无闻的苏炳添两名新队员。再加上老将陆斌和当时速度最快的选手劳义,中国队几名百米好手潜心研究世界强队的比赛录像,细心打磨接力技术,不断优化每名选手的棒次。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小将苏炳添被予以重任,安排在个人能力要求最高的第三棒,而这也成为他10多年来一直占据的棒次。
广州亚运会上,中国队不仅击败了日本队,还创造了38秒78的亚运会纪录。之前一次中国队在亚运会上封王,还是在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上。
2019年,中国接力队获得世界接力大赛的第四名。
此后,当时的中国百米“第一人”张培萌归队,小将谢震业也开始崭露头角,两人与苏炳添组成“铁三角”,另外一名选手则看谁的状态更好。
2014年仁川亚运会,“铁三角”加陈时伟突破38秒大关,以37秒99的成绩破亚洲纪录夺冠。第二年,“铁三角”加莫有雪在北京世锦赛跑出了37秒92的亚洲纪录,一时在亚洲无人能出其右。
亚洲两强齐头并进
不过,日本队此时也在潜心修炼,他们将特有的“上挑式”交接棒练到极致,并借助科学计算,把队员完成交接棒的区域固定……一系列技术革新让日本队的成绩突飞猛进。
2016年里约奥运会,汤星强与“铁三角”搭档,在预赛中创造了37秒82的亚洲纪录,并以37秒90的成绩获得决赛第四名。
然而日本队的成绩更令人咂舌,他们在里约奥运会以37秒60刷新亚洲纪录,最终只输给了拥有博尔特的牙买加队,获得银牌。
随着张培萌的退役,中国队进入了暂时的低谷。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铜牌,2019年世锦赛第七名,中国队都没能突破此前的成绩。
东京奥运会屡创历史
来到东京奥运会赛场,中国男子短跑找回了自己,屡创历史。
苏炳添的硬实力稳定在10秒以内,跑出了9秒83的亚洲纪录。谢震业个人最好成绩是9秒97,本赛季最好成绩是10秒15。吴智强可以跑到10秒11,汤星强也有10秒22的水平。中国队迎来了史上的又一强阵。
为了适应新的棒次,接力队的四人组花了不少时间彼此请教和学习。“我是这一两个月才开始练习怎么拿着棒起跑,同时启动切弯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怎么能够在出完弯后把速度加起来,我也和吴智强请教了很多。”苏炳添坦言花了不少精力去掌握第一棒的技巧,并且也传授给吴智强第三棒的窍门。
掌握了不同棒次上的技巧,让中国接力队的交接棒技术变得更加流畅,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硬实力上的差距。中国接力队选择沿用了里约奥运会的阵容,前三棒分别为汤星强、谢震业和苏炳添,最后一棒选择了吴智强。
首轮比赛中,中国男子百米接力队以37秒92刷新赛季最好成绩,力压加拿大等强队,以小组第一身份晋级决赛。在决赛中,他们追平了全国纪录,遗憾的是与无缘领奖台。
【记者】彭博
【图片】新华社、视觉中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