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城·基层力量⑤|东莞人社分局多举措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善治

南方+ 记者

今年以来,东莞人社各基层分局紧紧围绕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善治,突出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和依法预防化解处置劳资纠纷两个重点,坚持源头防控、重点治理、多措并举,全力加强劳资维稳工作,全市劳资纠纷事件同比下降了50%,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麻涌:建立工业园区欠薪治理工作体系

麻涌镇以“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为抓手,在豪丰环保工业园区全方位做好宣传服务、排查治理、联动处置、协调及舆情管理等工作,形成组织健全、上下联动、覆盖全面的治理监管防御化解体系。

实施企业分级管理。在工业园区实行劳动守法情况分类监控,将企业分为A、B、C三级,监察员对A级企业,两年内主动检查一次。对B级企业,一年主动检查一次。对C级企业,每半年最少主动检查一次。

实施工资银行转账。工业园区企业报送工资银行代发账户、授权银行查询账户转账信息委托书等资料到人社分局,经人社分局汇总分类后分发到镇内各银行,银行每月查询企业账户工资转账信息并反馈人社分局。人社分局根据异常情况派员到企业现场实施劳动保障监察。通过银行预警,精准重点打击欠薪企业,及时化解欠薪隐患。

实施工业园区协管互动。人社分局协助工业园区成立调解委员会,园区企业发生劳资纠纷时,先由工业园区调解委员会组织协调,调解不成的案件上报人社分局,由人社分局再次组织协调,力争将劳资矛盾化解在初级阶段。

实施劳务派遣备案。园区内企业在开始使用劳务派遣、劳务承包的第1个月内、每年的3月15日、9月15日前到人社分局进行备案,减少违规使用劳务派遣情况,降低用工风险。

实施用工通报。园区每月向人社分局书面报送企业工资发放、生产订单、经营异常情况。人社分局结合银行反馈的企业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分析,精准排查用工隐患。人社分局及时将园区内企业违法行为通报给园区,由园区加强辅助监控拖欠水电、租金的情况。

提供优质宣传服务。人社分局专门针对新企业、投诉或违法行为较多的企业开展专项法律宣讲帮扶服务。重点宣传规范用工、社会保险、工资支付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新办企业合法用工意识、提升成熟企业用工竞争力、提拉合法用工警戒线。

塘厦:大力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塘厦镇采取窗口宣传、执法宣传、基层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对职业中介、劳务派遣机构、工厂企业等用工单位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召开劳务派遣企业座谈会。通报涉劳务派遣信访案件情况和存在问题,学习普及《劳务派遣用工基本知识二十须知》等劳务派遣基本知识。联合镇公安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城市综合管理分局开展2次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大力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共检查劳务派遣机构、职业中介机构及用工企业54家次,清理未经许可擅自在路边摆摊招聘点10处。

道滘:推动仲裁“观摩庭”发展

道滘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推进党建业务文化“三融合”,以“品质人社 融合惠民”为主题,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为进一步探索实践“为民、担当、创新、卓越”的人社文化和服务理念,通过开展以案说法的“观摩庭”活动,把观摩庭审与法治宣传和服务结合起来,推动“诉源”治理,为我镇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年以来,共开展了3期“观摩庭”活动,邀请辖区内30家重点企业代表及9名村(社区)人力资源服务站调解员参加庭审活动。通过走进庭审现场,零距离聚焦典型劳动争议焦点,让参加庭审的各企业代表及相关人员体现举证、质证、辩论的庭审流程,感受法治的严肃性。通过开展“观摩庭”活动,一方面让群众零距离了解仲裁开庭审理的程序,增加案件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另一方面组织观摩人员现场以案说法,以新颖的形式直观地让观摩人员更好地熟悉和掌握劳动法律法规,提升用人单位的法制观念,促进企业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构成和谐劳资关系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观摩庭”活动作为普法宣传的创新方式方法之一,通过该方式方法能塑造良好的学法氛围,不断获得社会群众的认同感。

【记者】龚名扬

编辑 于羽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