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央视镜头是娱乐圈明星颜值的照妖镜?

南周知道
+ 订阅

今日话题

字数:2193阅读时间:4min

别怪央视不给你加滤镜,要怪就怪你参加的节目是现场直播。明星脸翻车,无非是某个明星既有直播的录像为证,也有诸多提前录制加后期制作的“滤镜脸”。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为什么央视镜头是明星颜值的照妖镜。

(IC photo / 图)

央视的镜头,有明星照妖镜之称。许多平日在其他镜头前的俊男靓女,只要处在央视的镜头下,势必会“原形毕露”。

这不在近日,央视镜头下的杨超越冲上热搜,画风和早前央视镜头前的女明星比起来,似乎要好不少。以至于杨超越的粉丝都在说,杨超越抗住了央视镜头这个“照妖镜”。

明星靠着出镜露脸吃饭,他们与镜头的相爱相杀,既有单纯的拍摄因素,也有利益纠葛。

此滤镜非彼“滤镜”

大众经常用“滤镜”这个词,来调侃某个明星的脸是否失真严重。也有一些人以为的电视镜头滤镜,是类似于美图秀秀的一键处理,可以生成各种想要的效果。

实际的滤镜,首先是摄影领域的概念。它属于摄影辅助工具,能够改变进入镜头的光线性质,创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在摄影领域,常用到的几款滤镜是UV镜,减光镜,渐变镜,偏振镜,星光镜。所以,此滤镜并非观众理解的电视镜头的滤镜。摄影领域使用滤镜,拍摄的是静态画面,而电视镜头是一个动态的展示过程。

因此,大众讨论“央视镜头加不加滤镜”,严格意义上并不准确,这只是非专业人士的一种通俗说法和理解。专业拍摄领域,并不存在“滤镜”这种东西。

无论是现场直播还是录制拍摄,现场都是多机位拍摄。从场景到布光,再到光线,都非常的复杂。更重要的是,现场的拍摄方式是多样式的,有肩扛式、轨道移动式、摇臂式等。

这么多的拍摄镜头,由于所处角度不同,如果以大众理解的方式添加所谓的“滤镜”,镜头切换后的人物看上去就绝对不一样了。

由于多数拍摄并非现场直播,因此在视频后期的制作过程,才是大众所理解的“加滤镜”的过程。负责这个过程的是专业的调色师,在做到基础的色调“匹配”后,调色师会对每一帧的画面再进行调色和精修。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大众看到的视频或者电视节目的效果。

至此大众便能明白,所谓的“加滤镜”,其实是后期视频的制作过程。如此一来,是现场直播还是提前录制,就成了区分的关键点。

直播的镜头没法加

一些明星的面容,之所以在央视的镜头前变化如此剧烈,是源于多数镜头,要么是临时拍摄未进行后期制作,要么干脆就是现场直播。

比如2020年的9月17日,央视曾举办一场为冬奥会吉祥物公开一周年的直播。后期几位隔空送祝福的明星,因为是提前录制的视频,有些人比如马思纯的视频可能后期制作过于厉害,导致大众在看了之后,发现其面部跟平时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在直播镜头前的样貌和状态,和提前录制好视频并经过专业处理后的样貌,肯定不一样,由此翻车的概率大大增加。

尤其直播拍摄,多数情况下因为要表现镜头前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在拍摄中运用到的都是镜头特写。这种拍摄的手法,主要表现肩部以上的头部,或是针对某件事物局部特征的特写拍摄的镜头。镜头的特点,是可以给观众展示较近的视距。

人物特写镜头的拍摄过程中,肩部以上几乎占满整个镜头,这样一来,镜头前人物的面部表情、局部特征等,都能非常清晰地展示出来。由于明显放大了面部的特征,所以在近镜头跟前,人物的面部被一览无余地全部展示出来。

从单纯的外貌和拍摄角度看,长的什么样,镜头表现的就是什么样。对某些明星而言,整体综合样貌或许在线,但局部或许有瑕疵,而推进的特写镜头,往往把这些瑕疵展示了出来。

所以别怪央视不给你加滤镜,要怪就怪你参加的节目是现场直播。由此可知,明星脸翻车,无非是某个明星既有直播节目的录像为证,也有诸多提前录制节目加后期制作的“滤镜脸”。若前后反差太大,自然会招致人们的调侃。

(IC photo / 图)

不处理好钱就打水漂了

要是参加常规的录制节目,无论是央视还是地方电视台,视频后期肯定都会做进一步处理。至于一张明星脸在经过“滤镜”后会变成什么样,那就看明星的团队和后期制作的调色师们如何商量了。

于是,多数人以为,某些明星的脸在不同节目里差距很大甚至严重失真,该由视频后期的处理者来背这个锅。实际上,这是大众的一种误解。在前期的拍摄和后期的处理上,如果两者之间做不到协调,那后期制作出来的效果也就越差强人意。

一位影视后期制作的从业者表示,有的时候他天天都会跟摄影师吵架。原因无他,前期摄影师拍摄的画面,有的太暗,有的又过于曝光。这不但增加了后期处理的难度,而且也让视频画面大打折扣。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是每位摄影师都懂光线和色彩的调配,也不是每位摄影师,都能拍出张艺谋《英雄》那种强烈而鲜明的画面层次感。所以,当大众看到“滤镜”、“磨皮”严重的影视剧时,有些锅还真的摄影师来背。

相比之下,参与综艺节目,视频后期的制作,明星的样貌则是重点“维护对象”。毕竟,综艺节目单期拍摄的片酬动辄500万起步。有的艺人在拍完之后,片酬比拍摄电视剧或者电影还要高。

平台每签下一个艺人,实际上高价买下的不是这个人的演技,而是对方360度无死角的样貌。既然买的是样貌,设定就必须是固定的,否则容易引起观众和网民的“跳脚”。

因此,在后期的制作处理中,调色师们不仅会尽力维持某个明星的良好形象,还会让他/她的形象在整档节目中贯穿始终。再者,明星周围往往还围绕着一大帮靠着他吃饭谋生存的人,他们同样也不希望自己的“摇钱树”轻易翻车。

综合来看,由于央视的一些直播类节目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上的,偶尔在镜头前露个脸,就会让一些明星的脸部走了样。

而多数情况下,无论是央视还是地方电视台,后期视频节目的处理制作是必要的程序。虽然各电视台的水平可能参差不齐,但整体上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

也因此,扛住了央视直播镜头的杨超越,成为诸多网友追捧的对象。接下来,就要看她的演技如何了。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