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鹤山市沙坪街道实现党群共治

江门先锋
+ 订阅

鹤山市沙坪街道探索构建“街道-社区-小区”三级网格,以党员为主力军,延伸党建触角,吸引群众参与城市治理,使基层党组织由“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合作”,形成了有党味、有激情、有色彩、有合力、有温度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第一级:联合社区 形成街道“大工委”

沙坪街道以“街道大工委”推动共同体建设。自2018年起,沙坪城区13个社区的地域范围被整合为东西南北中五大党建共同体,并分别成立区域型功能性党委。党委书记由沙坪街道党工委分别委派班子成员兼任,副书记分别由各党建共同体驻地所在社区的党委书记和牵头进驻的市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书记兼任。同时,吸纳市、街道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中的优秀干部、离退休党员和两新组织中的先进党员分别担任13个社区党组织的兼职委员,定期召开民政、住建、城管等与城市基层党建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的党建共同体联席会议。

召开党建共同体联席会议

第二级:组织升格 实行社区“大党委”

2020年6月,社区通过辖区内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双管单位等单位党组织吸收到社区“大党委”队伍中来,建立由社区书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书记参加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在疫情期间,社区通过“大党委”凝聚城区五大区域党建共同体的力量,发动进驻社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下沉到社区、小区助力防控,136个单位4000多名党员、1400多名“志愿楼长”投身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协助13个社区走上3187个楼梯53989户居民的排查。在2021年6月沙坪街道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志愿楼长”与党员同志一起奋战21个采样点,短短的20多个小时,累计采样超过23万人。

召开志愿楼长工作会议

志愿楼长协助居民录入核酸检测信息

第三级:红色小区 激活党建的“神经末梢”

沙坪街道从2011年开始实行“支部建在小区里”的党建模式,非行政化协商组建小区支部,把强化服务作为小区党建工作的重心,凝聚社会组织和群团组织力量积极参与小区建设和管理。由党组织牵头,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围绕居民“衣、食、住、行、医、养、教、乐”等八个方面的需求提供服务,同时注重吸收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等党员负责人进入小区党支部,使城市基层党建成为各层各级的分内事、肩上责。

南山社区携手保利物业在小区开展便民活动

乘风破浪:携手志愿楼长 实现党群共治

沙坪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全力扛起推进落实城市基层党建主体责任,街道“大工委”牵头推进五大党建共同体建设,社区“大党委”依托网格平台建立一批由“小区支部书记”“楼栋长”“红色业主委员会”等城市党建特色团队组建而成的城市先锋,全力构建以街道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打破各自为战的“单线壁垒”,形成党建工作的“板块效应”。

“志愿楼长”这一模式在发挥社区建设、群众自治方面也取得突出成果。桂林社区是鹤山市第一个建立“志愿楼长”的社区。2017年5月成立之初,桂林社区只有21位志愿楼长,经过4年时间的不断探索,现已发展至68人,人数是最初的三倍多。在社区和热心党员的共同带领下,志愿楼长队伍不断壮大,吸引了众多群众加入,形成“党群共同体”,为广大居民办好事、办实事。截止目前,沙坪街道共有近1400人加入志愿楼长队伍,覆盖了辖区内13个社区,“志愿楼长”初具规模。

志愿楼长维持秩序,使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开展

(来源:中共鹤山市委组织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