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离婚登记数据下跌近40%,河南结婚、离婚数据均居第一

21世纪经济报道
+ 订阅

8月3日,民政部发布了2021年2季度民政统计分省数据,其中结婚登记、离婚登记数据备受关注。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416.6万对,同比增长7.4%。离婚登记人数为96.6万对,同比下降39.4%。受疫情影响,去年上半年离婚人数是159.5万对,是今年上半年的1.65倍,2019年上半年离婚登记是203.8万对,是今年上半年的2.1倍。

需要说明的是,相比结婚登记,离婚有民政部门登记离婚和法院判决、调解离婚两种途径,这里统计的是民政部门登记离婚的数据,是离婚总人数的主体。

上半年离婚登记数据:河南最多,四川第二

分区域来看,河南省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量与离婚登记数量均为全国第一,四川省离婚登记数量排名第二,结婚登记数量排名第三;广东结婚登记数量明显多于江苏省,但江苏和广东离婚数字相差不大,都为6.3万对。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与河南都是户籍人口大省,外流人口都比较多。比如,2020年河南省流出到外省的人口达1610.09万人,是全国流出人口最多的省份,2020年比2010年增加595万人。

离婚登记人数位居第六的安徽,2020年流向省外的人口为1152万人,占常住人口18.9%,其中主要流向苏浙沪,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流出人口增加114万人,增长了11%。

据第一财经,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一般而言,户籍人口外流多的地方,由于很多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等种种因素,导致离婚人数增多。

(排名靠前省份)

离婚登记数据下跌约五成:或与这些原因有关

据民政部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此前全国离婚登记人数为29.6万对。“全国一季度离婚人数大跌七成多”登上热搜。为何离婚数据下降这么大?这或许与离婚冷静期制度的实施相关。

为贯彻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离婚冷静期制度,民政部对婚姻登记程序进行调整,在离婚程序中增加“离婚冷静期”。自离婚冷静期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据多地媒体报道,离婚冷静期制度实施后,当地的离婚数量出现了较大下降。

今年一季度,江苏全省有19165对夫妻离婚,同2020年一季度(数据受疫情影响)比下降40.41%,和2019年一季度比下降70%,降幅情况和全国基本一致。

湖北武汉市民政部门数据显示,截至3月5日,武汉市首批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约58%放弃登记;浙江温州市1月份申请离婚登记的夫妻1200多对,截至3月4日办理离婚登记的仅400多对,相比去年同期下降逾5成;青岛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1月份该市共有1872对夫妻申请离婚,2月4日至3月4日,共有924对夫妻领取了离婚证。据浙江省杭州市民政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日,有38%的夫妻在申请离婚后放弃办理了离婚登记。

此外,过去在部分大城市出现不少为了规避住房限购、汽车限牌而“假离婚”的现象。但现如今这样的通道已经逐渐被堵死,因此离婚人数也在减少。

今年以来,包括深圳、东莞在内的一线、新一线城市,“升级”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假离婚遭遇多地“围堵”。

2月8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向深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发布《关于居民家庭住房登记有关问题的复函》,提出夫妻离婚并将房产分割登记给无购房资格一方名下的,另一方自离婚之日起3年内,不得在深圳购买商品住房。

2月27日,东莞出台政策,提出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离异之日起两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据不完全统计,这使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至少有11大城市加入打击“假离婚真买房”的队伍。

另外,法院数据和延迟情况也需考虑。

据新京报,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理事陈爱武认为,不排除离婚冷静期对于当前离婚数量下降有一定效果,但不能仅从民政部门的离婚登记途径比较,还需关注法院同期离婚诉讼案件办理情况。“平均来看,法院一年判决离婚案件在170万-175万件左右,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400多万件,法院数据同样还需考虑其中。”

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婚姻登记处在节假日不办理业务,加上冷静期30天和发证受理期30天,目前仍会有在第二季度提起离婚申请而未完成办理的情况。

陈爱武表示,由于数据的延迟,想要明确判断是否产生明显效果,还需等待1-2年后完整的循环期结束。

(21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洁、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等)

(编辑:周妙妙)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