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快评 | 援郑返粤志愿者被骂哭:别让好心人流汗又流泪

南方评论
+ 订阅

文|静子

“我去郑州是为救援车辆、做志愿者,我是想帮助那边的人民,我从来没有想过把病毒带回花都区”,镜头前的叶先生身穿防护服、掩面痛哭。近日,一段“志愿者援郑返粤被骂带病毒回来”的视频引发舆论关注。

7·20河南暴雨致使大量车辆损坏,作为汽车修理工的叶先生与同事主动请缨参与当地车辆维修工作。返程途中,郑州部分区域升级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叶先生一行身穿防护服、前往隔离酒店的图片被人发到网上,“为什么去郑州还要回来”“把病毒带回花都”……一些指责、谩骂声迎面而来。事情的最新进展是,广州市花都区政府决定为叶先生减免隔离期间的全部费用。

自费驱车前往郑州、5天时间免费维修近500辆车,叶先生无私奉献爱心;返粤后主动上报行程轨迹、自觉接受核酸检测、配合隔离措施,叶先生积极履行防疫义务。服务社会不缺位、防控疫情有担当,叶先生的善意之行应当被推崇,防疫之举更应被看见。

投桃报李,善事同样遵循平衡法则,而维持这种平衡的关键在于“积极回应”。施善者尽己所能奉献社会,社会报以感恩与谢忱,互助与友爱氛围渐趋形成。反之,指责、谩骂伤害了人们感情与社会期待,热心遭遇冷漠甚至敌意,出现的结果只能是施善者的无助与离场。一个感恩知报的社会,不能让好心人流汗又流泪。

再则,当下全国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才能更好守护健康。指责、谩骂者的恶语相向,与其说是提防过了头,不如说是找错了提防对象。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病毒而非活生生的个人,积极配合防疫措施意在隔离病毒而非人心。主动履行防疫义务意在“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在疫情防控大局下对自己同胞进行言语暴力,伤害的只能是配合者的热情,助长的也只能是不配合者的嚣张。

一位网友留言写道:当无私被自私伤害时,我们一定要站出来阻挡那些恶意。为热心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有温度的社会应当也必须做更多事情。当地政府为志愿者减免酒店隔离费用、郑州市民自发为志愿者捐款、网络上一片暖心安慰的留言……从线下到线上,从官方到民间,我们看到了“积极回应”这股正能量。

面对镜头,叶先生曾说每个人都是小小的火光,但是汇聚在一起,这个光不仅会照亮郑州,照亮河南,更会照亮中国人的人心,某些人对施善者少些恶意与揣测、多些体谅与共情,这火光或许能够越照越亮。

编辑 佘余
校对 刘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