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一起较真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今年,广州中考录取结果陆续出炉,录取分数724的广州外校,占据榜首,广附则仅以4分之差,位列第二。传统名校华附和省实意外爆冷。
有人说,广州高中格局正在经历一次新的洗牌。
其实不然。客观来说,录取分数线就是当年考生填报志愿情况与学校招生录取情况间的直接反映,高分考生报考人数了,录取分数线自然就高;教育是一项需长期投入的工程,仅用一次排名,就重新定义学校的实力,这本身存在一定偏差。
大家都知道,广州有传统“四大名校”(华附,省实、广雅、执信),但从今年中考来看,优质学校供给增加了,家长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
广外广附领跑,七中意外爆冷
今年是广州“新中考”首年。招生录取批次由原来的7个批次调整优化为4个批次。2021年广州中考各校录取分数线(户籍生)为广州外国语学校(724)、广州大学附属中学(720)、广东广雅中学(广雅本部)、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分别以713分、709分、707分紧跟其后。
传统名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广东实验中学意外爆冷,让不少人直呼惊讶,要知道,2020年中考,华附录取分数线为728分,排名第一;省实723分第二名。
一些区属高中录取结果同样不错。天河区中学录取分数线普遍偏高,天外为691分;广州中学为683分;广州市真光中学(校本部)与广州市培英中学录取分数为670分,遥遥领先第二名;番禺区广州仲元中学录取分数线为685分;在黄埔区,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广州玉岩中学,分数线为677。
值得一提的是,越秀区龙头高中广州市第七中学(户籍生)录取分数线为650分,比第十六中学相比低了近40分。
为何广州外校分数线为第一?
其按照今年录取规则,广州外校所有指标均在第一批完成招生,不参与第二批名额分配和第三批录取。所以不少学生选择冲一把,在第一批填报广州外校,即使没有录取也不会影响第二和第三批的录取。
在第三批次户籍生的录取中,广大附中以720分占据榜首。其实,在如今广州基础教育版图上,广附系已是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在2020年的中考,广大附中以717分的录取分数线实现了近5年首次闯进前5强。
家长都清楚,它的初中高中出口成绩不错。近年来,高考重本率稳定在90%以上。2019年高考,3位学生进入全省前50。2020年高考中,广附高考成绩被屏蔽3人,仅次于华附。
改革元年考生求稳,可能是断档导致分数低
为何华附省实爆冷?
今年是广州“新中考”第一年,除了录取批次变化外,还有考试计分科目发生了变化,比如历史首次被纳入中考,语数英分值调整为120分,体育分数为70分等。
所以,面对不小的变化,不少优秀考生可能不会“搏一把”,而是在能力范围内选择最有把握的学校,一切以求稳为主。
爆冷的另一种可能是,“断档”。
因为学校必须完成招生计划,可能会出现绝大部分学生分数正常,中间出现断档,导致录取分数线低的情况。所以说,分数线是学校录取的排名最后一名学生分数,不能代表学校今年录取的整体生源质量。
今年,全市750分以上的考生有240人,华附录取了50人,占比20.8%,创近年新高。而全市最高分776分也被录取进入华附。华附在广州市录取的学生(不含海航班)平均分为726.9,仍属于高位水平。
高考录取也发生类似情况。今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护理学专业首年面向云南招生,可能没有引起更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所以出现了该专业的报考“小年”。录取分数线仅为521分,高出一本线1分。
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时曾表示,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低分高就”,每年有意外,有惊喜,但这绝非常态。毕竟三分报七分考,运气能否出现,先决条件还是实力。但遇上了小年,谁逮着了,便化身锦鲤。
经济学有两句话——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其实对招生录取来讲,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学校实力决定她的分数线段位,但填报志愿与招生计划的供需关系则影响了分数线的具体数值。某一年的录取分数线变化,只能是今年招生的一次直接体现而已。
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一所学校,要办出特色,办出亮点,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欣喜地看到,现在除了传统四大名校,广州有更多的好学校正在崛起。
【记者】黄锦辉 吴少敏 马立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