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用好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名片

南方+ 记者

从策划湘南暴动到取得坪石大捷、从血战梅花到长征漫道、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在韶关乐昌这片红色热土上,见证了许多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记录着许多珍贵的革命历史。

近年来,乐昌市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认真谋划、制定出台《乐昌市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按照“抢救一批、保护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对全市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进行了总体谋划,成功打造了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等红色项目,在保护利用好辖区内丰富的红色遗址遗迹、传承红色精神、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文章的同时,也扩大了该市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知晓度。

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展陈。通讯员供图

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展陈。通讯员供图

用好红色资源

打造教育基地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乐昌,历时10天,在乐昌境内10余个乡镇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和鱼水情深的军民故事。时至今日,“翻越五山”“阻击九峰”“抢渡坪石”“梅花筹粮”等长征历史还被当地人津津乐道。

为缅怀先辈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用好红色资源,近年来,乐昌市认真谋划红色项目,打造红色品牌。

五山镇是乐昌市长征时期重点历史发生地之一,相关遗址遗迹仍保留完好,当地的红色情怀十分浓厚。乐昌市依托五山镇长征突破第三道封锁线遗址群打造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以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封锁线的真实历史为背景,通过雕塑、图文展览及声、光、电、VR等现代技术还原出红军长征经过乐昌时的故事场景,让参观者更能直观了解到那一段历史,感受红军长征时期的英勇艰辛和无私奉献,接受红色精神的熏陶和洗礼。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23.68亩,布展面积约900平方米,展陈内容分“战略突围”“抢占九峰”“突破封锁”“鱼水情深”四部分,是集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文旅融合探索的综合性阵地,主要包括展览区、培训区和休闲景观区等功能分区。同时,它也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乐昌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韶关市七个被列入广东省首批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项目之一。该项目的建成对保护红色遗址、带动红色旅游、推进乡村振兴具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用好教育基地

开展红色宣教

建好教育基地,是为了能够用好教育基地。乐昌市以新建的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为载体,积极创新形式,认真谋划开展乐昌长征时期红色历史的宣教工作。

为充分发挥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的教育意义,真正讲好乐昌红色故事,乐昌市广泛收集乐昌长征时期的历史线索,并组织文史专家及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考证,严格把关,确保史料的真实性、严谨性和教育意义。根据已确认的真实历史史实,认真编制了一套《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解说词》用于基地的日常讲解宣教工作。

为了使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运转有保障,有效推进乐昌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带动红色研学旅游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乐昌市根据“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一体运营、科学管理、持续发展”的理念,委托当地国有企业乐昌市投资实业有限公司代运营基地,负责研学课程打造、红色讲解以及基地日常维护等工作。目前,在乐昌市投资实业有限公司的运营下,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

据了解,自6月28日启用以来,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先后接纳了150余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团体数千人次前往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目前,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已成为乐昌一张崭新闪亮的红色名片。

文艺创作采风活动。通讯员供图

发挥各界力量

扩大红色宣传

在开展红色文化宣传工作上,乐昌充分调动各界力量,动员大家共同参与。为深入挖掘用好乐昌红色资源,推动红色主题文艺精品创作发展,乐昌市积极调动乐昌全市文学文艺家的创作热情,用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宣传红色文化。乐昌市文联定期召开全市红色主题文艺创作座谈会和红色主题采风活动,与文艺家一道研究红色主题文艺创作的工作任务和创作方向。

许多本土文艺家认为,乐昌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大量非常好的红色主题创作素材,对自己的创作非常有利,表示将深入挖掘红色素材,创作红色文艺精品,讲好乐昌红色故事,共同推动形成乐昌红色文艺创作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同时,乐昌市还通过一系列文艺活动,在全市形成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其中,在“讲好乐昌红色故事暨优秀解说员”评选活动中,选手们通过以长征时期乐昌沿线的历史故事等为素材,展开演讲,营造出了崇尚英雄、敬重先烈、学习楷模的良好氛围;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组织少年儿童开展“童心向党 • 党的故事我来讲”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在鲜活故事中感悟党的初心使命,不断增进爱党之情……一系列活动,调动着全市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红色情怀。

下一步,乐昌将以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的成功打造为契机,一鼓作气,认真组织谋划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乐昌段)等红色项目,串联辐射全市红色文化资源,形成连片发展。并继续组织挖掘红色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充实红色底蕴。同时做好红色遗址遗迹的保护修缮工作,认真研究上级有关文件,积极申报专项资金,加强部门联动,并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寻求具体的业务指导和政策、资金支持,以保障工作开展,用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出更多的红色名片。

【全媒体记者】 叶志强

【通讯员】 谢贤峰

编辑 李幔
校对 符如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