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热点 | 陈家祠站B口将开通!荔湾区图书馆8月起开放时间有调整

广州荔湾发布
+ 订阅

陈家祠站B口将开通☞

陈家祠站开通22年后,位于中山七路与康王中路交界西南侧B口终于要来了!

今年1月,网友“肉肉的子楠”发现,陈家祠站B口周边在平整土地,围上挡板,即将动工的模样。其后数月,钢筋浇筑,盖板打开,楼梯露出,电梯安装……距离建成越来越近了。上星期,有本地媒体记者来到到陈家祠站,发现在地面,B口旁竖起了地铁的红色导向柱,在地下,站内指示牌已更换,新增的B口信息被暂时用黑色胶纸盖住,只待不日启用。

荔湾区图书馆8月起开放时间有调整☞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疫情防控常态化相关指引,荔湾区图书馆从8月1日起调整的服务规则,具体如下:

周门馆开放时间:

人数控制:

1、周门分馆每日进馆人数总量控制在1000人

2、1位成人只能携带2位14岁以下未成年人进馆(计入进馆人数),建议婴幼儿文献由监护人代借代还

服务方式:

1、以网络实名预约方式提供服务。读者需提前至少一天通过荔湾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微服务”菜单进入预约进馆系统进行预约。2、读者进馆时需扫码、测温、核对预约信息。持黄码和红码的读者谢绝进馆。3、如无法扫码,需出示“粤康码”并持本人有效证件登记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4、进馆人员全程佩戴口罩。拒绝体温在37.3℃以上或有明显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入馆。5、对于暴力抗拒人员、强行入馆人员及影响图书馆开放秩序人员,荔湾区图书馆将采取报警措施。

周门馆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周门南路29号

咨询电话:81020428

点亮微心愿,优化社区环境,龙津在行动☞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荔湾区龙津街道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为社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

日前,锦龙社区在职党员回社区参与了志愿活动。党员们整理路边乱停放的共享单车,清洁路面小垃圾,铲除乱张贴的广告,使社区环境更为干净、整洁、舒心。

最近,为更好地配合街道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街道社工服务站积极动员社区志愿者参与疫苗接种志愿服务,为群众提供测温、指引、答疑、登记等各项服务。

近日,上九路幼儿园党支部联合市二商幼儿园党支部开展“您的心愿、我的志愿”——我为群众办实事“微心愿”行动。得知退休独居幼儿园教工吴婆婆、卢婆婆需要一部迷你音乐随身听的小心愿后,两所幼儿园马上动起来。在两园所的书记带领下,党员代表分别来到老人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完成了她们的小小微心愿。

“我是军人,国家号召我就支持!”☞

7月31日上午,西村街道悦汇城临时接种点来了一位93岁高龄的疫苗接种者——抗战老兵梁方生,“国家的免费接种疫苗政策好,我要带头接种疫苗!”为了接种疫苗,老人家特地换上写有“厉害了,我的中国!”字样的上衣,精神矍铄地走进接种现场。

梁方生老人年逾九旬,1949年加入中共地下党游击队,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获党和国家授予解放奖章,今年也获得了“光荣在党五十周年”的表彰,是一位老军人、老党员。他身体条件良好,没有基础性疾病,听说60岁以上老人也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以后,便有了接种疫苗的想法。街道办事处得知了他有接种意向之后,立即安排车辆接送、专人陪同老人来到接种现场,医务人员对老人进行了血压、血糖测量等预检程序,经综合评估和详细询问,在确认没有相关禁忌症、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前提下,顺利地为他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并耐心讲解了接种后应注意的各类事项。接种完疫苗,留观30分钟之后,老人家感觉身体无任何不适,他高兴的对大家说:“我是军人,国家号召我就支持!”并表示一定会呼吁身边的亲朋、街坊尽快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来源 广州日报、荔湾区图书馆、微社区e家通活力龙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