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待在腹腔内的小肠,却“溜出”肚脐外面,小宝(化名)尚在娘胎就遭遇危险,至孕8个月时,这个“先天性脐膨出”已经肿大如“铅球”,令母亲何女士整天提心吊胆。
近期,在高州市人民医院产科、胃肠外科、新生儿科、超声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联合救治下,小宝得以足月顺产。专家随即联合实行产时手术,即在小宝刚出生时就把膨出的肠管还纳入腹腔“物归原位”,然后修复关闭脐部的缺损。多学科成功接力,让小宝迎来了健康的新生,日前康复出院了。
产时手术修复先天性腹壁畸形,一步到位。
胎儿小肠膨出铅球大
“心情就像过山车,喜忧参半。”在外打工的何女士在怀孕13周产检时,获悉小宝脐膨出,幸而胎儿其他发育情况一切正常。为了这个宝贵的新生命,孕8个月时,何女士回到家乡高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待产。
进行超声产检时,小宝脐膨出物被判断是从腹腔里“溜出”的一大团小肠。“产前筛查,排除了小宝染色体异常因素,除了脐膨出而没有引起其他并发症”。产科何进球主任说,何女士和胎儿的情况都比较稳定,可以考虑在严密监护下顺产后再处理脐膨出问题。
产时手术成功复位
据悉,脐膨出又称胚胎性脐带疝,为先天性腹壁畸形,膨出物多为小肠、结肠,也可见肝、脾、胰腺甚至膀胱等。脐膨出最佳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关闭腹壁缺口,且患儿出生后尽早手术预后更好,否则感染风险大增。
该院产科、胃肠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专家经过联合会诊,认为在胎儿出生后可行产时手术修复,一步到位,但是这对医院的多学科团队救治能力是一个严肃的考验。
孕36周+6天时,在产科医护人员的助产下,何女士顺产下一名重6.3斤的男婴,母子平安。小宝出生时肤色红润,哭声响亮,脐带根部顶着一个约10cmx6cm的球形膨出物。一直等候在一旁的胃肠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的专家马上接手,评估新生儿评分良好,确认按原方案立即进行脐膨出修补术。
胃肠外科副主任苏晓文主刀手术,精准而快速地把小宝“溜出”的小肠完好地回纳入腹腔,并修复开裂的脐部,整个手术仅用了半个小时就获得成功。一间手术室,多个学科接力迎来健康的新生。
精心护理预后良好
手术很成功,只是完成了“长征”的一半。“由于小宝腹腔容积比较小,将裸露出来的小肠回置后,会对他的心肺等造成压迫,可能导致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等问题。”新生儿科凌卫滨主任指出,小宝出生日龄小,身体弱病情变化快,术后的护理也尤为关键。
新生儿科的精心护理,最终陪伴着小宝“闯过”一道道难关。术后第10天,小宝已能每餐自主吸奶50毫升,身体发育渐渐跟上同龄新生儿。在满月前,小宝已达到健康出院标准,和母亲何女士一起高兴地回家了。
据专家介绍,脐膨出是因为胎儿期脐及腹壁组织发育障碍而使腹腔脏器疝入脐带的外膜造成。这种先天畸形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1/3200~10000,男孩较多见,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脐膨出的患儿需要立即手术,否则会出现局部皮肤破溃、坏死、感染,威胁生命,重者可致患儿死亡。
【通讯员】林楚娴 林巧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