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为梦想而战!”南方+专访陈清晨带训教练张智勇

南方+ 记者

8月2日,东京奥运羽毛球女双决赛,陈清晨/贾一凡为中国代表队再夺得一枚银牌。作为从佛山顺德输送出去的奥运健儿,陈清晨在顺德如何刻苦训练,又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奥运摘银之路,本报专访了陈清晨在顺德体校的带训教练张智勇。

顺德体校教练张智勇是陈清晨于顺德受训期间的带训教练。

顺德体校教练张智勇是陈清晨于顺德受训期间的带训教练。

南方+:这次陈清晨能够踏上奥运会决赛场,作为她最早的带训教练,您觉得她成功的关键在哪?

张智勇:陈清晨是一名开朗、活泼、干练的客家妹子。一开始,快速适应顺德的气候、饮食,她最初体能类训练较差,但她很刻苦,通过星期六、星期天去完成体能训练项目,这种勇于攻坚克难的精神,跟她的初心是离不开的。

陈清晨在佛山受训打女单,到了省队打女双,到了国家队女双、混双兼顾。在国家队期间,因为当时中国羽毛球队考虑备战周期人员、技术、项目安排,对人员进行综合调整,壮大女双队伍,打造4-5队国际有竞争能力的选手,清晨主攻女双。我觉得这也是为了这次东京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拿到好成绩的一个保证。

在里约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没取得女双这块金牌,所以这4-5年间,国家队在各方面肯定会下功夫。

这几年,陈清晨参加的国外比赛多了很多,以前我们是训练的时间多,现在我们是以赛代练,因为我们只能熟悉对手,培养队员自主动力、临场思考能力。兼顾比赛和训练,对其个人成长也是好处。

我们国家队教练组还引入了韩国教练的打法,训练方式也有一些改变,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补充。这几点我觉得还是有很大的针对性的。我们的训练方法和训练体系也在不断地更新,才能跟上或者领先国际潮流水平。

在这国家羽毛球女双队里面,凡尘组合防守一直比较稳定,他们这个成绩也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才能够进入全国队。奥运会是通过预赛打积分才获得名次的,也是比较清晰比较明确的,你一定要打进世界前16,才能有机会入选奥运名单。参赛积分、战术要多,这些也是很公平的,通过一个筛选过程,选拔最优秀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南方+:她的父母怎么支持她的训练?

张智勇:他父母是在兴宁工作,是企业职工,一般简单的家庭,清晨到了我们这里(顺德体校)了,首先她喜欢羽毛球,我们这里训练这块也比较正规,但是学校的条件也不是非常好,她来这里是奔着我们的训练过来的。

然后我在带训这段时间,也跟她经常交流,发现一个女孩子,还是一个独生女,能为自己一个梦想跑这么远的地方拼搏,从事一个体育的项目,我感觉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也经常跟她沟通,她也很明确,“我就奔着我的梦想而去的”,所以这一点令我比较欣赏她,她是我的得意门生之一。

我觉得每个运动员孤身来到我们顺德训练都非常不容易,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也非常值得我们尊重,这种奥运精神也是为了我们队员立下了一个好榜样,希望清晨的师弟师妹以后也向着奥运目标去发展。

南方+:作为成功输送奥运选手的基层体校,顺德体校在培养羽毛球国手方面,未来的规划会怎么样?

张智勇:我们目前有20-30个训练学员,羽毛球运动的氛围在顺德高了很多,在整个中国也高了很多,这次能够成功培养出一名奥运争金的选手,确实对我们是一个激励,我们会进一步加大人才挖掘力度。

能够成功培养一名奥运健儿,说明了我们广东羽毛球传统训练方法是有效的,我们广东运动员虽然身材不占优势,但是通过一前辈的一些训练方法,一些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可以创造我们广东特色运动员在世界上站得稳脚。所以我下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把我们广东的训练继续传承下去,然后继续把我们就是说南方的小朋友的一些潜能发挥出来,为国家输送更多更好的更优秀的运动员。

华南地区气候跟地域条件,运动员可能身材方面不占有优势,但是我们可以去加强它的灵活性、协调性,在掌握技术之余,我们在体能训练的时间跟力量训练的时间,也要花更多时间、增加体能、增加力量,在防伤防病方面,我们要通过科学训练补充营养,把这些训练工作细节做好。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欧阳少伟

编辑 陈禧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