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检察微信、检察日报微博
2021年7月27日下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公开答复会,向来自四川凉山州的阿都宣布了法院的再审裁定:2008年一起盗窃案判决书中记载的被告人阿都全部更正为沙马。警方也已据此将阿都的犯罪记录彻底消除。
背了13年案底,饱受质疑和非议的阿都终于恢复了清誉,如释重负。这位皮肤黝黑、身材消瘦的彝族汉子抹着眼泪,激动地说:“感谢西城检察院,感谢为我申诉的检察官,让我重获新生。”
缘起:随手扔掉的一封信
0
1
2008年2月,身在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的阿都本人收到一封来自北京公安的信,阿都至今还记得,那封邮件的信封上写着他的名字和家庭住址,“逮捕通知书”这几个字让阿都觉得荒谬至极,认为自己从没走出过县城,更没去过北京,哪来的逮捕通知书?“这信肯定是寄错了!”,阿都没有拆开信件,而是随手把信扔掉了。
这封阿都看也没看过的信是北京警方寄出的逮捕通知书,为的是告知家属,阿都在京入室盗窃已被警方逮捕。“这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如果我接过来把信的内容看清楚,让村里给我写个证明跟警方去澄清一下,就没有后面的事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阿都后悔莫及,没读过几年书的阿都并没有意识到这封信会给他以后的生活带来积年不消的困苦。
几年后,阿都从小玩到大的邻居沙马因病重回到老家。村里人都知道沙马“手不干净”,阿都的妻子向他提起,阿都曾收到北京警方的逮捕通知书。沙马痛快地承认,是自己为了掩饰前科,逃避累犯的从重处罚,用了阿都的身份。
而阿都知道真相后没采取任何行动,就这么过去了。沙马后来病重去世,阿都更不想再跟一个死人计较什么。
不解:身份证出现报警信息
0
2
2016年,阿都的亲戚在新疆出了事,他便随同家中的其他男性成员前往新疆处理后事,这也是他平生第一次走出大凉山。在进疆的火车上,乘警查验身份证时,阿都的身份证出现了报警信息,此时阿都才得知自己竟然是有盗窃前科的吸毒人员。
“警察对我进行了盘查,还让我做了尿检,看到结果是阴性才放行。”阿都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回到家后,阿都找到沙马的母亲。当得知儿子冒用身份给阿都造成这么大的麻烦后,沙马的母亲十分愧疚,也愿意配合阿都去澄清此事。可是该去哪里?又该怎么办呢?
因为成了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这之后,不断有警察到阿都工作的学校找他,并让阿都定期到派出所报到、接受尿检。
今年45岁的阿都祖祖辈辈生活在四川省凉山州。没上过什么学的他在镇里的一所学校谋了份宿舍管理员的差事,老实本分地在大凉山里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
好在阿都已经在学校工作十多年,校方和同事对他的为人很清楚,阿都这才勉强保住了工作。可警察的频繁到访还是让学校里流言四起。
同时,他的案底也连累到家人。孩子的同学嘲笑他们的爸爸吸毒,还偷东西。让阿都更担心的是,孩子今后考学工作可能都会因此受到影响。这给阿都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他有口难辩,实在想不开的时候甚至想过用自残和自杀的方式做个了结。
转机:绝望中他看到一丝曙光
0
3
2018年,国家脱贫攻坚行动进入关键期,四川省遂宁市公安局一名姓覃的女警官被派到阿都的村里开展驻村扶贫工作。
村干部向覃警官反映阿都的遭遇,出于从事公安工作的敏锐,覃警官把此事装在心里,在驻村入户走访过程中,多方调查了解情况,最终认定阿都确实被冤枉了。
了解到冒用阿都身份的沙马其吸毒和犯罪记录是在北京留下的,覃警官由此入手,与北京警方取得联系说明情况。2019年7月,她带着阿都和沙马的母亲,以及在当地获取的证人证言、证明材料等动身前往北京,寻求救济。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出川的路坎坷难行,进京后的事情也并不顺利。
抵京后,一行人来到公安机关。警方采集了阿都的指纹信息进行核对,并当场做了询问笔录,确认阿都系被沙马冒用身份。警方将阿都是吸毒人员的身份信息纠错提交公安部审核,并于当年9月把他从吸毒人员数据库中移除。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隐忍,阿都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但是,消除犯罪前科却不那么容易。警官向阿都解释说,他的有罪判决已经生效,公安机关无权更改,要消除犯罪记录就必须要改变法院的判决,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可以找检察院试试。
新生:他终于等到这一天
0
4
2020年12月,西城检察院刑事申诉办案组收到了阿都的申诉材料,称自己2008年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是被邻居冒用身份所致。
因为犯罪前科对申诉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西城检察院受理此案后高度重视,秉持着强烈的责任感,对本案展开了全面复查。
复查工作开启时,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各地散发频发,办案组出差难度加大,经请示领导,办案组决定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对本案进行远程调查。尽管远程调查过程中时常出现网络信号不稳定、对方所处环境吵杂、口音较重等问题,但办案组成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克服困难,取得本案的关键证据,理顺本案的来龙去脉。
根据对证据材料进行梳理,办案组发现本案办理的突破点在于“真假阿都”的指纹信息和吸毒史比对。“我们与警方协作,调取了2008年盗窃案中留存的指纹信息,与阿都本人在公安机关捺印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确认不同一。”西城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柳青检察官介绍,“原案中被告人尿检结果呈阳性而阿都本人并无吸毒史。根据重新审查的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办案组认为原案判决认定犯罪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但被告人身份信息有误,依法应予以纠正。”
复查结果确定后,办案组第一时间向西城法院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法院对阿都盗窃案进行再审。法院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邀请西城检察院副检察长傅晓雨列席审委会,讨论本案办理的具体细节,最终决定组织精干力量启动再审程序,更改了原案被告人的身份信息。
远在大凉山的阿都得知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一家人像过节一样, “爸爸,真的有这么一天,你终于等到了!”儿子抱着如释重负的阿都深深地感慨。
这一次,在拿出身份证办理登机手续时,惴惴不安的阿都没有听到那个让他恐惧的报警声。
2021年7月27日下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公开答复会,向来自四川凉山州的阿都宣布了法院的再审裁定:2008年一起盗窃案判决书中记载的被告人阿都全部更正为沙马。
背负了13年的案底终于被洗清了,这一刻,阿都喜极而泣。
救助:“应救尽救”传递检察温度
0
5
“我们办的不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检察官柳青说,在调查过程中他们了解到,阿都的儿子正处于高考和参军入伍的重要时间节点,阿都的犯罪记录能否及时消除对其儿子的前程有重要的影响。办案组收到法院的裁定后马上联系警方,跟进消除阿都犯罪记录的工作。
“今天我就像完全换了个人。感谢西城检察院,感谢这里的检察官,也感谢一直带我申诉的覃警官,让我重获新生。”阿都抹着眼泪,一个劲儿地鞠躬致谢。
至此,为阿都消除案底的申诉案件办理终结,但办案组的工作却并未画上句号。
了解到因为背负着案底,阿都这些年来不敢外出打工,妻子又体弱多病,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阿都每月2000多元的微薄工资,还要养活4个上学的孩子,而其本人这些年遭受着巨大沉重的精神压力,检察官积极争取通过国家司法救助的途径帮助阿都缓解现实困难。
在公开答复会后,西城检察院就给予阿都国家司法救助金一事召开听证会。经过评议,听证员一致认为,阿都虽然不是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却因为被冒用身份错判导致生活困难,是特殊的受害者,符合国家司法救助的条件,应当对其进行救助。
西城检察院最终确定并给予阿都5万元司法救助金,“用好国家的司法救助制度,对因案致困的受害人‘应救尽救’‘主动救助’,这是张军检察长提出的工作理念,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检察温度。”副检察长傅晓雨这样说。
“我都没敢想过真有消除案底的一天,更没有想到还能得到司法救助。”当被问到怎么用这笔救助金时,阿都没有片刻迟疑,“给孩子上学用。”阿都说,自己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法律意识淡薄,他一定要教育孩子,让他们好好读书,学法懂法、遵纪守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