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驾到,异位型甲舌囊肿无处遁逃!

鹤山市人民医院
+ 订阅

近日,鹤山市人民医院眼耳鼻咽喉科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的帮扶下,顺利完成一例“内镜下舌根型甲舌囊肿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术”,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目前,患者已痊愈出院。

患者麦先生,反复咽异物感3年,近来觉咽异物感加重,甚至影响吞咽和发音,在我院门诊行电子显微喉镜检查提示舌根肿物,进一步行磁共振检查见舌根部占位性改变,大小约3cm×2cm。我院耳鼻喉科立即与影像科开展病例研讨,并邀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团队进行远程会诊,共同制定该患者的诊疗方案,经过多方探讨,考虑此病例为异位型甲状舌管囊肿(喉咽型),决定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梁发雅教授到我院指导手术。

借助最新的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及最先进的电子内镜,梁发雅教授一边用娴熟的手法给患者做手术,一边详细向我院耳鼻咽喉科医生讲解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梁教授还在床边指导我们关于术后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大到用药疗程,小到饮食性质、数量,梁教授不辞劳苦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匪浅。

那么,什么是甲状舌管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是颈部最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是由于胚胎时期甲状舌管未退化消失或退化不全引起的先天性异常疾病,多在青少年期发病,也有到中年才发现,少数病例可癌变。

临床表现:可发生自舌盲孔至胸骨上之间颈中线任何部分,但85%囊肿位于甲状舌骨膜处。囊肿多发生于皮下,半圆形隆起,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常无明显不适感,发展较慢,继发感染时可迅速增大,伴有疼痛。

治疗方法:该病一经确诊,除感染期外,均应尽早手术切除,一旦感染,将增加手术困难。小儿可推迟到4岁以后进行手术。

自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我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来,我院眼耳鼻咽喉科作为此次帮扶计划的重点科室之一,已有教授韩萍、熊浩、梁发雅、区永康来我院指导,帮扶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使我院眼耳鼻咽喉科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让广大的市民更有获得感。

供稿  眼耳鼻咽喉科  张丽玲

审核编辑  宣教科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