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马天诣:通信行业“供给侧改革”有望催生大级别行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订阅

2021年二季度以来,A股5G通信板块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数据显示,申万通信指数5月中旬至7月底已累计上涨15.86%。

梳理机构持仓可以发现,2021年二季度公募基金的A股通信板块持仓数据也有所回升:机构板块持仓占比为0.61%,环比提升0.04%,自2020年二季度以来首次环比回升。

本次通信板块行情持续性如何?背后驱动逻辑是怎样的?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就上述问题独家专访了安信证券通信行业及海外科技首席分析师马天诣。

“供给侧改革”驱动本轮通信行情

《21世纪》:应该如何看过去一段时间通信板块的行情?

马天诣:在聊近期通信板块的行情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先回顾一下2020年以来通信板块的市场是如何演绎的。

去年如果没有新冠肺炎疫情,我认为通信板块应该会有比较长的一个调整。因为5G虽然处于景气上行周期,但暂时步入了相对平稳的阶段,上游的公司应该进行估值的消化与调整。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这种节奏。疫情加速了无线侧应用的大范围普及,从个人消费级到企业制造侧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去年上半年新基建政策的催化下,IDC数据中心、云视频会议、直播带货、物联网应用以及光模块服务器等板块都迎来流量大爆发,这直接将通信板块推向高点。

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众的生活和办公方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我们很多的会议都在线上举办,出差频率大大减少。同时,一些原来不愠不火或者刚发布不久的在线会议App突然走红,母公司市值出现暴涨。

再如,以前大家购物会去电商平台、买菜会去超市,疫情流行之后,这两个重要的生活场景都可以转移到短视频平台上去。我称之为“短视频生活时代”。

进入2021年后,A股通信网络行业在上半年其实迎来过一次大机会,就是运营商板块的估值修复。

近年来,我国通信网络建设持续加速,国内实施“努力打造网络强国”战略,国内运营商刚刚进行了大规模的4G 和5G网络技术设施建设。今年以来,随着运营商资本开支逐步企稳,运营商利润曲线有望迎来拐点,由此出现了板块估值修复的强逻辑。这是驱动这一轮运营商上涨最主要原因,也可以说是上半年通信板块最确定的投资行情。

《21世纪》:最近一段时间通信板块的走强,和之前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马天诣:在这个位置,我坚定看好通信板块。总结下来,主要有两个核心逻辑。

一是通信网络出现了相对深刻的“供给侧改革”。二是通信板块属于高壁垒的精密制造,中国很多技术全球领先,可以代表中国最强硬科技的发展方向。随着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出清和价格向下游传导,细分龙头在全球市场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凸显。这也显示,我国科技实力正不断增强。

历史上,通信行业是一个强周期性的行业。上一轮周期来临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通信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新基站拔地而起,手机换机潮来临,家庭逐步光纤入户,视频会议和电话会议愈发普及……可以说,每一轮通信技术的迭代,都实实在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我认为,这一轮通信行情与之前完全不一样。此前,通信行情都是需求侧驱动,很容易识别。而这一次是典型的供给侧变革,并且这种变革是历史性的。所以,我把本轮行情称为通信板块的“供给侧改革”。

《21世纪》:能否详细解释一下,何为通信板块的“供给侧改革”?

马天诣:事实上,中国通信网络的能力,在很多方面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在新的形势下,为了防止“卡脖子”问题的出现,代表中国最强科技实力的华为做了相应的战略调整,带动了网络设备供给侧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次通信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最大的变化正来自于华为战略的调整。我总结叫“三进三退”:网络设备向高端化转移,从之前通信网络侧转向软件底层侧布局;精密器件从设计向硬制造方向延伸。从近期高层对科技企业发展的要求也能看出,国家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华为作为我国先进科技的代表,也在加快转型的力度。

“供给侧改革”利好多条细分赛道

《21世纪》:在本轮“供给侧改革”中,通信板块的哪些环节受益最为明显/变化最大?

马天诣:我认为这一次和上半年结构性的板块机会不同,这次是大的通信板块性行情。我重点讲几个赛道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通讯网络设备。之前市场担心的是,运营商资本开支可能下行。实际上我们看到,资本开支不但不会下行,今年和明年反而会确定性往上提升。

更重要的是,行业头部集中趋势明显。从近期的招标来看,中兴通讯(000063.SZ)、紫光股份(000938.SZ)旗下的新华三、星网锐捷(002396.SZ)等厂商的份额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基站的中标价格也有所提升,这反映了运营商对供应商的考核已经从“重价格”转向了“重技术”。

第二是光模块板块。去年上半年,光模块的需求是前高后低,到了今年,需求变为了前低后高,上半年主要集中在清理库存的阶段。运营商和海外互联网厂商的资本开支,都在6月迎来了阶段性的拐点。服务器、交换机等前瞻指标数据均显示,新一轮的景气度周期已经开启。

此外,这个赛道预计在明年会出现一次大的产品迭代。光模块行业是一个具有技术先发优势、规模效应很显著的行业。根据我对光模块的历史复盘,每一次大型的产品迭代,市场都会出现市值翻几倍的股票。与此同时,由于光模块具备易耗、流量替换弹性明显等特点,在大的产品迭代过程中,光模块公司的业绩弹性很大。

所以,明年光模块从400G向800G进行大的代际转型的过程中,谁的技术优势明显,谁就有希望成为下一轮通信板块领涨的“明珠”。

第三是物联网板块。这一轮物联网的逻辑是下游行业需求侧替换明显,带动上游芯片规模效应达到极致。

我认为以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来区分物联网场景可能更加合理。一是短距离的蓝牙WIFI传输,比如智能音箱、智能手环;二是长距离的蜂窝网络传输,比如新能源车、智能表计和智能工厂等。我认为短距离的传输主要改变toC用户的生活消费习惯,长距离的传输主要改变toB用户的运转效率。

最近很多新的智能工厂,都在制造大型5G工业互联网产品,所以长距离的蜂窝传输的未来需求更大。

今年上半年,因为缺芯的原因,通信中游的设备行业都出现了一定的成本提升,但是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边际缓解。

第四是云计算板块。云计算和通信板块的交汇处,主要是云数据的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在新基建政策驱动下,很多传统的钢厂和地产商纷纷涌入这个赛道。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格局恶化。但是,我认为这个行业是一个高壁垒的行业,土地和电力指标固然重要,但谁能更好、更快地响应下游的金融和科技企业需求,谁就能杀出重围。

我认为,接下来云数据基础设施赛道出现拐点可能有以下几个表征:一是服务能力分化造成供给侧出清;二是头部企业在二线城市的机柜涨价;三是融资方式变化带来新的竞争格局。

《21世纪》:在行业出现“供给侧改革”、行情走高的情况下,通信板块未来是否存在大级别的投资机会?

马天诣:我认为会有的。

首先,大众对于无线侧场景的需求日益增多。很多时候,需求侧小小的技术改进,就会带来超大级别的业态变化。比如最近热议的元宇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场景。

再者,每一轮通信设备建设的中后期,都会有一些通信企业尝试拓展新的流量应用领域。我认为,未来会出现具备通信属性,但是不只属于通信板块的大牛股。这一点也值得重视。

最后我想说,中国的制造业在很多细分领域都具备全球竞争力,我们应该更自信一些,相信未来中国的科技实力能引领人类进步的方向。

《21世纪》:对很多读者和投资者来说,通信板块比较抽象,研究壁垒可能比很多其他行业高。能否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以下通信行业,以增进大家的理解?

马天诣:我喜欢把通信比作一条公路。

对于个人来说,大家永远希望公路更平、更宽,要是公路能飞起来就更好了。这里说的公路,就对应通信行业里的有线传输,“飞起来的感觉”就类似于无线传输。

无线传输肯定对设备的技术要求更高一些。有些飞机可能飞很久,那对应的就是长距离无线传输和广域网络。有的飞机只能飞很短,这对应的就是局域网络和短距离传输。传输距离和速率的差异,体现的就是通信行业的技术壁垒。

路上开车的人总是希望公路可以更畅通,开得更快。同时,开车的人也会希望车内空间更大、更安全、更智能。这些要素对应到通信行业,就是高频率、高容量传输、网络安全、软件定义网络和边缘计算等等。

这样类比之后,大家就会发现,通信行业其实非常容易理解。通信的本质就是信息之间进行有效多次传递的过程,需要人不断沟通的行业和赛道,本质上都具备通信的本质属性。

(编辑:朱益民)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