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时期,她们一手钢枪,保家卫国;国门一线,她们一手印章,服务八方宾客。
在珠海边检总站江门边检站,有这么一群退伍女军人,她们经历了从武警边防军人到移民管理警察的转变:换了服装,变了容颜,不再像年轻时的自己。然而无论怎么变,她们身为国门卫士的初心使命和忠诚本色从未改变。
★林敏虹:从“女汉子”到“口岸微笑天使”
林敏虹(部队时期)
林敏虹(转改后)
“有人说我变了,变得不再青涩,变得果断坚韧,变得成熟稳重。我是变了,但初心从未改变。从警15年,我坚守岗位,始终如一。”
刚入伍的林敏虹如假小子一样,3公里能在15分钟内跑完,手枪15米速射全部8环以上……她倔强、不服输,骨子里有着男兵都侧目的霸气。
来到江门边检站以后,林敏虹先后在旅检执勤一线、司令部业务参谋、政治处干事和后勤处助理等多个岗位磨砺。在旅检一线工作期间,每逢节假日勤务紧张,她都会主动要求加班,为其他同志争取轮休探亲的机会。后来,她先后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转改后,林敏虹克服与驻守粤澳边境一线的军人丈夫两地分居的困难,独自照顾年幼的孩子。尽管如此,她依然能够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的各项工作,是领导眼中的好帮手、朋友眼中的女汉子、旅客眼中的“口岸微笑天使”。
林敏虹先后获评江门边检站“十佳民警”和珠海边检总站“优秀共产党员”。
★左桂琴:从优秀军官到“执法执勤标兵”
左桂琴(部队时期)
左桂琴(转改后)
“有人说我变了,变得沉稳内敛,变得谦恭虚己,变得喜欢与人交流。我是变了,但初心从未改变,从警12年,坚韧不拔,前行依旧。”
2009年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的左桂琴,因为观看了国庆大阅兵后深有感触,毅然从军。很多人说,像她这样的大学生去了部队有点“大材小用”。
训练场上的她摸爬滚打,是一名优秀士兵;验证台上的她热情服务,是旅客最喜欢的检查员。工作之余,她还是单位证研刊物《国门之盾》的编辑和乐队架子鼓手。多年来,左桂琴从一名战士成长为部队优秀军官,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默默奉献。
如今,一身橄榄绿变成藏青蓝,左桂琴成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身份在变,初心未改,岗位依旧。她始终坚持质朴勤勉的作风,练就一身精干的业务本领,先后代表江门边检站参加珠海边检总站的精品课程比武授课和“练精兵 铸利剑 护国门”边检业务比武竞赛,分别获得个人总分第四名和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
同时,她还发挥英语专业八级的特长,帮助同事们开展英语学习打卡。左桂琴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被珠海边检总站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执法执勤标兵”。
★姜川:从带兵骨干到国门执勤卫士
姜川(部队时期)
姜川(转改后)
“有人说我变了,变得不再稚嫩,变得成熟稳重,变得温文尔雅,乐观积极。我是变了,但初心从未改变,从警12年,忠诚履职,默默奉献。”
从班长眼中的优秀士兵,到士兵眼中的优秀班长,她一路摸爬滚打,成长为优秀的女军官。
2011年,姜川考入被誉为武警最高学府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4年后,她接受毕业分配来到江门边检站工作。从一线旅检执勤、干部档案整理到各类政工信息报送,每个岗位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姜川还先后两次担任新兵集训队带兵骨干,获得“优秀带兵骨干”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2019年,退去了橄榄绿,换上了藏青蓝,站在改革浪潮中,姜川身份改变,但守护国门的心始终如一。身兼警察和警嫂双重角色,她克服两地分居困难,两次主动申请到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支援,每一次执勤都自我要求至善至美,竭诚为每一名出入境旅客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黄烨倩
【通讯员】陈浩棋
【图片】江门边检站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