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是连接紫金乡村与大湾区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在紫金县蓝塘镇双兴村,一只只肉鸽从一方肉鸽生态养殖基地,沿着宽阔的园区道路、村道,“飞”上高速公路,“飞”向粤港澳大湾区,把紫金人民致富奔康、乡村振兴的喜悦传递到全国家庭的餐桌上。
村道铺就,从肉鸽基地上高速仅需10分钟
7月午后,艳阳高悬。笔者驾车行驶在河惠莞高速蓝塘段高架桥上,向南眺望,在苍翠的群山之间,但见一处养殖场数十座银色屋棚鳞次栉比,整齐排开,颇有气势。
俯瞰紫金县一方生态肉鸽养殖基地,鸽棚整齐排列。受访者供图
驶下高速,出S120省道向蓝塘镇双兴村方向开去,驶上一条新修的乡道。该乡道虽未完全实现硬底化,但已成通途,笔直绵延,顺畅无比。依笔者目测,即使是大卡车在此掉头也不成问题。沿此路行驶不到10分钟,初具规模的紫金县一方生态肉鸽养殖基地(以下简称肉鸽基地)就映入笔者眼帘。
紫金县一方生态肉鸽养殖基地入口处标识。熊祥鑫 摄
紫金县一方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华介绍,从S120省道进入该基地的“产业路”全长2公里,路面宽6米,由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和其所在公司共同出资修建,预计明年4月正式完工。此乡道修通后,不仅能极大提高物流效率,还将解决双兴村村民出行难问题。
陈华介绍,肉鸽基地规划面积约为1000亩,以“种养结合、科技引领、龙头带动、延展业态、联农带农”为规划思路,正打造成为紫金乃至河源市肉鸽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建成后,该园区将年产400万对肉鸽,形成一个生态养殖的有机循环产业园。
据悉,肉鸽基地于2020年5月正式动工,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建设。笔者在高速高架上俯瞰的,正是该基地已完工的40栋鸽舍,8.5万对鸽子正“居住”在这里。
陈华说,河惠莞高速出口就在肉鸽基地边上,货品销售流转、物资采购、拓展市场都很方便。绝佳的交通优势是其公司选址、投资此地的重要因素之一。“紫金包括‘四好农村路’在内的交通系统越来越通达,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产业振兴,依托发达路网承接全河源家禽屠宰业务
当笔者靠近鸽舍,一阵阵翅膀挥动的巨大响动声声入耳,一排排整齐的鸽舍映入眼帘,数万只鸽子“咕咕”地在笼内叫着,场面十分壮观。鸽舍中,一只只肉鸽羽翼丰满,双目炯炯有神。鸽舍内工人稀疏,但鸽舍场地整洁,一切井然有序。
紫金县一方生态肉鸽养殖基地宽阔的鸽棚,单个鸽棚存栏5000对鸽子。熊祥鑫 摄
陈华说,目前每栋鸽舍住有5000对鸽子,鸽舍装有整套全自动化养殖设备。鸽子饮水、进食、清洁均有专业机械设备负责,一两位工人只需按动按钮,就可以照料好上千对鸽子的“饮食起居”,集约化、规模化的程度比较高。
基地中被精心照料的鸽子。熊祥鑫 摄
在陈华的带领下,笔者沿着宽4.5米、正在实施硬底化的园区道路来到肉鸽基地第二期建设工地现场。但见群山之间被开辟出了宽阔平地,预计占地50亩、年屠宰肉鸽数量达1300万对的家禽初加工生产区将在此拔地而起。
陈华介绍,二期项目已于今年7月12动工建设。先前,因缺乏大型家禽屠宰场,肉鸽基地乃至整个紫金县的肉鸽均会被运往云浮等地进行屠宰,费时费力费钱。待该基地家禽初加工场建成后,能大大降低自家鸽子的屠宰成本。依托蓝塘不断发达的“四好农村路”,紫金及周边市县的家禽也不用远送屠宰,均可以较低的成本送来此园区加工。
笔者注意到,在环抱着基地的群山山坡上,已种好了棵棵茶苗,阳光投射,嫩绿的叶片焕发勃勃生机。据悉,肉鸽基地将利用500亩土地进行南药、百香果和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将肉鸽粪料加工后作为农业种植的有机肥源,最大程度降低粪污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同时,在园区种植的玉米、小麦等可作为有机饲料饲养鸽子,使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据悉,肉鸽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实行“五统一”(技术、鸽苗、饲料、防疫、回收)管理,帮助当地村民发展肉鸽养殖产业。在项目建设期间,已向周边村民提供了40余个固定工作岗位,整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带动周边300人就业,实现“产业强、农民富”。待所有项目建成后,肉鸽基地年均产值将达亿元,每年能为当地贡献的税收近2000万元。
基地中的鸽棚已全部落成。熊祥鑫 摄
“路网通,则产业兴、人心聚、事业旺。一方生态肉鸽养殖基地将主动承担起蓝塘镇乡村振兴任务,借助发达路网,利用肉鸽产业,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坦途。”陈华坚定地说。
【撰文/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熊祥鑫 通讯员 黄从高
【策划/统筹】蒋才虎 黄从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