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又有20地通过“国考”!

广东水利
+ 订阅

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它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此,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近年来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备战”,迎接节水“国考”

广东一直坚持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

的治水思路

把节水放在了治水管水的首要位置

在这场“考试”中,我们表现如何?

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瞧瞧~

为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方针,按照《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工作部署,水利部组织开展了第四批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工作。近日,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公布,其中,广东有20个县(区)光荣上榜!截至目前,广东省共有30个县(区)获得这份国家级荣誉!

能取得这样亮眼的节水成绩

广东是如何做到的?

小编来分享广东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

硬核“节水经”,拿来吧你!

体制机制更完善,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新局面

通过验收的县(区)全部建立统筹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制度,形成地方政府引导、水利等跨行业多部门协同配合、用水单位和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节水工作局面。

其中

深圳市南山区、福田区坚持产业发展节水导向,以供水能力定经济结构的原则来指导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山市各区和东莞市各区着力强化日常监管,对工业、服务业用水大户严格实施总量和定额管理;佛山市各区水务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动,规范用水器具生产、销售市场。

中山市西区等22个县(区)出台节水奖励激励机制,激发了社会节水内生动力,初步构建了节水长效机制。

基础设施更健全,找到了化解节约用水短板的突破口

通过验收的县(区)深入分析地区节约用水现状情况,围绕解决浪费水、管住水的关键点,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创建成效。

其中

佛山市禅城区针对村居供水管网漏损居高不下痛点,投入3.7亿元改造321条自然村老旧供水管网,每年可减少漏水200万吨,节省开支数百万元。

韶关市乳源县下大力气实施23个农田灌区计量设施建设,采购浮子式水位计、雷达一体式水位计,使农业用水计量率提高到70%以上,并全部实现计量数据远程监控。

标杆引领更突出,涌现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节水新技术

通过验收的部分县(区)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产业对节水技术引领,推动形成了一批节水创新技术。

其中

佛山市禅城区恒洁卫浴等4个企业的15个坐便器产品获选国家水效领跑者产品,占国家水效领跑者产品的75%。

广州市增城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采用干式喷房通过纸盒过滤单元吸附过喷的漆雾技术,实现新水零消耗和废水零排放。

肇庆市蓝带啤酒有限公司采用新的蒸汽回收利用技术和分类洗瓶机,实现节水效率提高与成本控制双赢。

用水保障更可靠,探索了构建地表水与非常规水相结合的水源体系

通过验收的县(区)大多建有再生水利用处理系统,水质均达到再生水利用标准。

其中

揭阳市揭东区促成园林绿化管理所与污水处理厂达成协议,实现园林绿化用水利用再生水替代。

东莞市东城区的居民小区通过建设人工河加强雨水收集利用,增加非常规水源的同时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深圳市盐田区升级水厂深度处理工艺和市政管网、入户管网改造,实现全区工业、商业、办公、居住区直饮水通达率100%,居民小区直饮水入户率达97%以上,建成全省首个自来水直饮示范区。

除此之外

其他各县(区)也结合区域实际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并取得明显成效

阳东区红丰玉米基地灌区采用管灌和喷灌方式,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江门新会东区学校高度重视节水教育工作,始终秉持“节约用水、绿色发展”的思想理念,坚持节水教育从娃娃抓起,全力打造多元化、深层次、全方位的节水宣传教育阵地。

这些都是

广东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小小缩影

还有许多行业、企业正在节水改造的道路上

赶快动动手指

分享、点“赞”和“在看”

让我们一起争当节约用水的宣传者、

文明用水的倡导者、科学用水的践行者!

来源:水利部、省节约用水办公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