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法院纪冰:弃理从文的“80后”追梦人

南方+ 记者

汕头市龙湖区人民法院 纪冰《啃下难案“硬骨头”扫黑除恶路上的“拼命三郎”》

他早在读中学时就有一个法官梦,弃理从文大学选择法律专业;他毕业后如愿进入基层法院,每年经手数百个案件无一错案;他是同事眼中的先进工作者,他的家庭更被评为汕头市“最美家庭”。他就是纪冰——汕头市龙湖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一名“80后”员额法官。

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勉敬业,在审判的工作上忠诚履职,纪冰工作这些年来理想信念坚定,对审判事业执着热爱,对人民群众感情深厚,展现了新时代法官的新气象新作为。

多年来,他先后被记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二次、荣获全省法院先进个人、2018年广东法院青年法官业务技能竞赛二等奖、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等各种光荣称号。

纪冰。

纪冰。

◎弃理从文当上法官

为何会成为一名法官?在纪冰看来,这个问题早在他高中时就有了答案。

原来,高一时的纪冰选择理科,但在一次政治课上,他发现老师的讲课方式和思辨模式非常有趣,完全颠覆了他对文科的印象。也正是因为这名老师,他决定弃理从文,更明确了自己往后的职业方向——法务。到了高考时,他所填的大学志愿全部都是和法律相关的专业。

2006年,纪冰考入汕头市龙湖区人民法院,之后成为刑事审判庭一名员额法官。10多年的工作中,纪冰一直都以办案数量多、审判绩效优异被同事和领导肯定。他曾承办汕头市第一宗恶势力犯罪案件即被告人李某等四人抢劫、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案,被告人陈某某等29人开设赌场案,被告人叶某某非法猎捕、杀害濒危野生动物案等大量疑难、复杂、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和新类型案件,获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面对疑难、复杂的案件,纪冰经常主动承担,多方协调,与公安、检察等部门联动探讨,他高效严谨的工作作风、细致的工作方式感动并带动了身边的同事。近3年来,纪冰共审结案件730宗,名列区法院前茅。在审结的案件中,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引发上访。

10天庭审“扫黑除恶”

2019年,是法院扫黑除恶专项审判工作关键的一年。龙湖法院审理连贤明等39人黑社会性质组织一案,是汕头市涉案人数最多、涉及罪名最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团伙案,仅卷宗就多达228卷近2000页。

面对被告人及证据材料多、阅卷时间紧、开庭时间长、大部分被告人不认罪等困难,作为案件主审人的纪冰,白天进行该案的阅卷、审理报告和法律文书撰写等工作,晚上再加班处理其他案件的审理工作。

为确保庭审顺利,纪冰还协助审判长制定了庭审日程表,对每天庭审需要提押的被告人人数、对应审理的罪名都进行了细化,并制定相关应对预案。

当时,庭审从每天上午9时持续至晚上10时,中途午餐、晚餐时间仅有一小时,对合议庭成员的脑力、体力均是严峻的考验。但纪冰无惧困难,勇于担当,始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唯一尺度。最终,在其他部门及刑庭干警的支持配合下,10天的庭审顺利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一天庭审被告人陈述的环节,一名被告人感叹:“这10天的庭审,法官平和充分听取我的辩解,让我感受到法官就像解放军一样,是最可爱的人。”

创新实践校园普法

作为一名年轻的法官,纪冰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充分利用专业优势,调动审判案例资源,创新性开展普法活动。

纪冰组织法院青年法官开展主题为“中国梦·法律梦”法律进校园活动,为辖区学校的法制教育提供专业支持,也为推进司法公开、增加法院审判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提供了新的实践。

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纪冰还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譬如在下蓬中学举办主题班会,在丹阳中学举办 “一站到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在林百欣科技中专举办借势校园文艺骨干的普法活动。2020年疫情期间,纪冰又充分利用合胜读书会的平台,积极开展预防校园暴力专题讲座,并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的形式将讲座向社会公开宣传。

此外,纪冰还积极发挥审判职能优势,在审理涉及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通过庭审环节中的法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被告人做到教育、感化和挽救相结合。他设立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教育的新模式——由普通民众陪审员参与法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舒缓、消减被告人的心理压力和抵触情绪;有专业背景的人民陪审员从伦理、道德、情感等方面,对被告人进行思想疏导和劝解教育,有利于实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司法效果。

【记者】杨立轩

【通讯员】罗辉军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编辑 肖俏
校对 吴荆子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