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白鹭飞,屋后竹成林,景美生态优,这个藏身于万绿湖深处的生态小镇要火了

河源发布
+ 订阅

核心提示

门前白鹭飞,屋后竹成林。眼下,正值盛夏时节,东源县锡场镇竹林密布,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这个藏身于万绿湖深处的生态小镇,正在加快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岛”,全面建设平安幸福美丽锡场。

近年来,锡场镇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全面提效破局,全面落实东源县委“东强西优南扩北实”发展战略,牢牢把握西部生态旅游组团发展机遇,以党建为引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锡场镇厚洞村江舍民宿。

强化党建引领力 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东源县锡场镇,可以看到玫瑰、黄精、金丝皇菊等现代化、集约化的药材长势喜人,欣欣向荣。

“我们村今年种植了黄精200多亩、玫瑰100多亩、桑葚100多亩。”东源县锡场镇林石村党支部书记梁木阳介绍,近年来,林石村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以发展南药产业园和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为抓手,通过发展南药种植、加工、存储等,带动村集体收入持续增长、村民增产增收。

锡场镇林石村玫瑰种植基地。

产业发展快,还靠龙头企业带。近年来,锡场镇立足生态和资源优势,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引进了省林业龙头企业——广东林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和“科技+服务”模式,推进现代化、集约化药材种植。

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锡场镇积极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整合土地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鼓励和支持农户适度发展特色种养,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每年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活动,提升农户种养能力,搞活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2020年,锡场镇种植桑葚、桔梗、黄精、玫瑰、鲁冰花、元朗等近750亩药材。种植灵芝51户,规模达13.77万包,产值达363万元;种植柑橘27户,规模达0.18万亩,产值达487万元;养蜂144户,规模达0.47万箱,产值达210万元。“水库村大坑自然村3户养殖户养殖规模达200箱,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锡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锡场镇继续大力推进特色种养产业发展提质行动,积极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扩大灵芝、蜜蜂、中药材、柑橘、桑果、香菇、木耳、高山油茶等特色农产品种养规模,大力促进优质农产品精加工,继续培育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继续推进岭南名贵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林石村种苗基地建设,扩大桑葚、桔梗、黄精、玫瑰、鲁冰花、元朗等符合锡场环境的高效益药材、种苗种植规模。

强化党建助推力 有效实施惠民基础建设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今年以来,锡场镇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尺,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和难点,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上下功夫。

从前,锡场镇各村村民坐船在家和县区间往返时,都要有家人准时来接,如今,锡场镇每个行政村都有一辆小型农村客运车,每天定时接送坐船到外面或者回家里的村民。“有了农村客运车,村民出行比以前方便多了。”锡场镇一村民说。

路通财通。目前,锡场镇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省道259线升级改造项目,并对锡场镇水库村至韶关市新丰县石角镇16公里道路进行升级改造,畅通锡场镇“北大门”交通,有力促进了锡场镇林石村、林禾村、水库村等村的发展。“这段路修好了,广州、深圳的游客到锡场游玩仅需2个多小时。”锡场镇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锡场镇颜氏文化教育基地、锡场镇圩镇提升改造项目、锡场镇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等6个项目,已纳入东源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项目建设百日攻坚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行动项目建设。同时,锡场镇各村(居、场)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广泛密切联系群众,针对群众关心的农民春耕、环境卫生、出行、养老、医疗等民生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为应对今年春旱,锡场镇发放一批应急储备玉米种子用于农户补种,并全面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锡场镇河洞村党建广场。

强化党建凝聚力 积极培育乡村发展引擎

“目前周末的房间都要提前预订,很多客人还会预订3天至4天。”锡场镇万绿民宿相关负责人张伟波说,每逢节假日,民宿都处于爆满状态。

锡场镇林石村万绿民宿。

适逢暑假,记者看到不少游客选择带孩子到民宿体验农耕文化,参与捡田螺等活动。“上午我们和游客一起捡了4斤的田螺。”采访当天,张伟波说。

天蓝景美生态优。锡场镇有一条峡谷叫三里长峡,又称石峡,它从锡场杨梅村一直延伸至锡场圩镇,全长10公里,丛林、峭壁、深潭、溪水、石螺、野花构成一方秘境。如今,这一秘境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游客“打卡”地。锡场横石岭至林禾村保存有一条较完善的古驿道,适合游客远足、观湖、采风,水库村“冷热洞”有两个山洞口横向并列相依,一冷一热,初入冷洞会觉得有一股寒气从洞的深处袭来,走进热洞会感觉到热浪腾腾,站在两洞中间,能感受冷热温差带来的美妙享受。

天然的生态优势,为锡场镇的民宿发展、乡村振兴插上了一双无形的翅膀。目前,锡场镇有万绿民宿、三里长峡丽湖民宿、智裕山庄等农家乐、民宿35家,有助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锡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借助万绿湖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推动发展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和民宿产业,推进美丽家园(圩镇)示范点建设,带动圩镇周边民宿发展,着力推进民宿项目建设,让游客来到锡场即可体验美丽乡村文化,也能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更能感受在繁华都市中所没有的“世外桃源”生活。

【锡场镇概况】

锡场镇位于东源县境西部,地处新丰江水库区,因蕴藏有丰富的锡矿,古代曾经开采,故名“锡场”。辖区总面积402.3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6570亩,其中水田4775亩,旱地1795亩。盛产桂花鱼、南药、灵芝、香菇、木耳、蜂蜜等。全镇下辖13个村(居、场),总人口11011人,共有16个党支部,449名党员。

锡场镇山清水秀、生态优美,林地面积44万亩,森林覆盖率85%;水域面积12.8万亩,境内有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大叶山”。锡场镇旅游业以生态旅游观光为主,旅游资源主要有万绿湖三里长峡、颜检墓等。


来源:河源日报

作者:■策划:李成东 张小龙 黄仲明 朱映真 ■组稿:记者 王亚娇 李成东 特约记者 李远来 蓝天明 通讯员 吴镜光 ■摄影:记者 杨坚 编辑:戴珍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