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龙川乡村振兴①千年古县新时代焕发新气象

南方+ 记者

开栏语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意见要求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为反映龙川近年来开拓进取,真抓实干,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等实践活动,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和通讯员深入龙川乡镇农村,采写、拍摄了一组“见证龙川乡村振兴”系列文图视频。首篇全媒体报道今天发布,接续报道陆续推出。敬请垂注。

近年来,河源市龙川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全面推动龙川乡村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鸟瞰龙川佗城镇佳派村美丽乡村图景。受访者供图

目前,龙川在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正在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县共安排9000万元资金,大力实施“村村优”人才培养工程和村级后备干部“育苗”工程、发展精细农业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南粤粮安工程”……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旅融合迸发全新活力

走进龙川县通衢镇华城村的南越绿宝蔬菜种植基地,100多亩地里种着菜心、豆角、茄子、苦瓜等,各种应季蔬菜长势喜人。该基地负责人郑斌介绍,基地每亩地一年可收7批应季蔬菜,每天能供一批蔬菜至珠三角地区。

龙川赤光镇绿油花果树小镇源东美丽乡村产业体验园规划图。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龙川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加快发展蔬菜、水果、稻米、油茶等特色传统优势农业,利用区位交通优势,逐步走出一条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南越绿宝蔬菜种植基地的发展,正是龙川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东江和韩江上游,总面积3081平方公里,辖24个镇,315个行政村、42个社区,是千年古县、中央苏区县,也是传统农业大县。多年来,龙川深入实施“南粤粮安工程”稳定粮食生产,出台《关于印发龙川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的通知》《龙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川县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的通知》《龙川县基本农田保护补贴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保护政策,筑牢全县农业发展根基。

龙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雪辉介绍,目前,龙川永久基本农田面积49.55万亩,超过市下达任务面积。全县共有粮油急供应网点28个,实现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全覆盖。全县储备县级粮油2.31万吨,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储备指标,粮食生产能力、菜篮子生产、生猪产能达到目标要求。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9万吨,与去年同期增长0.5万吨以上;“菜篮子”基地13个,其中省级“菜篮子”基地1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个,市级“菜篮子”基地10个,蔬菜供给能力明显提高;有生猪存栏21.688万头、比2019年增长38.18%,2020年生猪、家禽规模养殖比例分别为73.54%和33.98%,高于2019年的水平。以上种种,为龙川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龙川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

鸟瞰龙川佗城镇胜利村花生产业基地。受访者供图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 黄雪辉说,近年来,龙川加快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总体要求,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体系建设;突出多元化发展乡村产业,推进“农业多功能+”,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系统谋划民宿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龙川特色的精品品牌。

目前,全县建设完成1个省级现代油茶产业园,培育和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村共42个;“粤字号”农业品牌7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有32家,已注册农民合作社943个,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32家,市级示范社21家,家庭农场232家。同时,大力推广优质种子,水稻早稻备案67个、晚稻备案53个,建3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65万亩,2020年首次用无人机进行水稻直播种植。全县申报益农信息社376个,实现315个行政村全覆盖。

作为千年古县,龙川旅游资源丰富,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龙川大力创建精品旅游线路、农旅融合示范点、旅游特色村等,截至目前,龙川共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广东省第二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2个,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个,“农旅融合”田园观光综合体旅游景区2个。此外,佗城四甲苏维埃政府旧址--佗城景区--福建会馆--霍山景区--黎咀木偶戏,成功申报成为广东省首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深圳市霍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龙川县文创基地、龙川县绿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川县丰稔镇黄岭村获得河源市第二届“文旅融合创新大赛”奖项。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营造秀美新农村

东江河畔,省级古村落黄岭村人文气息浓厚,四季瓜果飘香的莲东村、成塘村产业日趋兴旺,十二排村和丰稔村的农贸商街规范有序……走进龙川县丰稔镇新农村示范片5个行政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焕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

龙川源东美丽乡村产业体验园恋恋花海婚纱摄影基地。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龙川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优化村庄规划编制,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开展“三清一改”专项行动,实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因地制宜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年累计拆除危险破旧泥砖房6.25万余间,面积达578万平方米。全县所有行政村完成基础整治任务,打造干净整洁自然村1088个,占全县自然村的83.5%;美丽宜居村自然村584个,占44.8%,省定贫困村所辖自然村的美丽宜居村比例达到100%。大力推进“农村风貌提示”工程,打造丰稔镇黄岭村、十二排村、成塘村、丰稔村、莲东村省级连片创建;鹤市镇、佗城镇、黎咀镇、龙母镇、赤光镇美丽宜居村示范片;佗城镇枫深村、赤光镇大洋村等40个示范村。

——全县建立健全“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配置垃圾收集点11839个,配备村级保洁员1484人,村庄保洁覆盖面达100%,垃圾分类减量35%以上。全县完成卫生户厕改厕182162户、无害化卫生户厕182162户,普及率达100%;新建农村卫生公厕414座、改建70座,超额完计划任务数;全县4家A级景区均建有A级标准公厕。

——全县完成雨污分流的自然村有1273个,完成率为97.6%,农村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完成155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46%。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1.95%;大型规模养殖场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100%、98.68%。

龙川丰稔镇五色茶岭景区植物科普园。受访者供图

——全县24个镇全部达到省文明镇创建标准,315个行政村达到省文明村创建标准,覆盖率均为100%。全县315个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全覆盖。全县315个行政村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357个村(社区)已完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12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57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投入使用,超额完成任务。

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助力农民致富奔康

龙川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位于龙川县中西部,包括赤光镇、黎咀镇、黄石镇、四都镇和丰稔镇。自从产业园获批建设以来,当地村民的荷包更鼓了。园区内5017户农户、491户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入园打工等方式,实现一份土地三份收入。据统计,截至2020年,园区内平均每户每年增收3210元。特别是2019年,龙川县油茶高产,园区内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达18290元,高出全县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21.3%。

农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多年来,龙川把决胜脱贫攻坚、加强乡村人才培育、落实农民就业创业激励政策等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取得显著成效。

龙川佗城镇枫深村连心园夜景。受访者供图

龙川佗城镇枫深村连心园夜景。受访者供图

在脱贫攻坚领域,截至2020年全县9649户26257名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7391元增长到2020年的16929元,相对贫困人口全部实现“八有”并按程序退出。全县70个省定贫困村均达到出列标准并按程序退出,2020年省定贫困村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为21123元,贫困户和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四都镇新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焕强是受惠于产业园的种植户之一。他种植了10多亩油茶树,2020年的挂果率高,能榨100多斤油,实现了增收万元以上。通过发展油茶树种植,黄焕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9年达到了16020元,成功摘除‘贫困帽’。” 四都镇新龙村党支部书记黄明光说。

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龙川注重乡村人才培育和就业创业制度的落地落实。为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问题,2020年龙川县与华南农业大学河源教学点联合实施“村村优”人才培养工程,第一期共录用153名学员,力争在2025年底前实现全每个镇、每个村至少有1名涉农专业人才。同时,龙川出台“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建立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2个,家政就业实训中心3个,粤菜师傅培训基地2家。积极开展人才培养行动,“南粤家政”类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025人次、“客家菜师傅”培训112名,高素质农民培训182人次,“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培训合计支付补助资金1240.3万元。

此外,龙川严格落实农民就业创业激励政策。2020年,龙川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02笔、金额2937万元,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59人以上。龙川农商行与县妇联、县组织部联合开办贴息的“妇女创业贷款”和“红色创业贷款”。 龙川农商行负责人介绍,2020年,龙川农商行累计发放了96笔“妇女创业贷款”金额836.50万元,“红色创业贷款”19户,发放金额434万元,帮助123户农村妇女或农村党员成功创业。

【策划/统筹】蒋才虎 陈旭春 曾祥太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黄敏立  通讯员 曾祥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