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力行,艺绘乡村。7月19日至28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三下乡实践小分队走进茂名市羊角镇,在短短10天时间里,大学生开展了探访红色村落、听老党员讲党史、彩绘乡村墙体、教小学生艺术创作、帮助村民剥龙眼等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既发挥了自身特长,开阔了见识,又扮靓了茂名乡村,受到当地群众的点赞。
聆听红色故事 补足精神之钙
茂名羊角镇位于茂南区东郊,红色资源丰富,有田心村、柏屋村、爱群村等革命老区村。这里历史文化名人辈出,为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社会调研、文化服务等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此次三下乡活动受到羊角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为进一步促进青年大学生知党史学党史,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艺绘乡村”实践小分队在羊角镇党委委员许国卿的带领下,前往田心村委慰问老党员,聆听老党员讲述当年的革命故事。
小分队实地参观了红色革命遗址羊角党支部,认真瞻仰了烈士纪念碑,深情缅怀先烈事迹。老党员田心小学老校长李其华介绍,李氏祠堂位于羊角镇田心村,1940年,地下党员李延年受党派遣,再度回到这里开展地下工作。羊角党支部以李氏宗祠为活动据点,展开革命活动。当时支部的主要工作是抗日救亡、成立读书会,并吸收先进青年入党。当时的田心祠堂成立了读书会,经常参加活动的有李立兴、黄家明、李鹏翔、李佐平等党员和进步青年,共二十多人。不久,党支部又在凰渐、黄塘隆等地成立读书会,参加活动的青年有近百人。
聆听着一个个真实的党史故事,小分队队员思想受到洗礼。李其华回忆自己入党时的感人情境,讲述了他扎根基层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的人生历程,他用实际的行动诠释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也为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老校长还寄语大学生,作为一名在校生,要以学习为首要任务,将来做一个爱国爱人民的人,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当艺术墙绘遇上美丽乡村
作为美术特长生,“艺绘乡村”小分队大学生充分用好自己的专长,开展了为乡村添彩的墙绘活动,还指导20多名小学生进行美术创作。
“画得真好,能不能帮我家也画一幅呢?”在羊角镇爱群村,艺术大学生的墙绘作品十分抢手。
七月流火,队员们克服了烈日高温和户外蚊虫叮咬的现实困难,认真进行墙绘创作。从设计到构图再到上色,用足足4天时间坚持完成了户外20多平方米的墙体彩绘。清新淳朴的乡村画风,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观看,并频频夸赞学生们的作品。
让红色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小分队在茂名进行社会实践期间,正是龙眼大量上市之时,许多农户都在忙着采摘新鲜龙眼,并进行初步加工。为体验生活,帮助农户,队员们专门抽出时间,和农户一起挑起了龙眼。
“我们把‘学史力行、助力乡村’这一主题,贯穿于活动的始终。”本次活动指导老师周映萍表示。实践活动期间,大学生实践小分队带领当地小学生一起读党史、学党史,并指导他们进行主题作画。家长高兴地说,这样的活动真好,希望能有多些机会让孩子们参与。
活动队员们纷纷感慨,在短短10天时间的三下乡活动中,体验到了与学校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对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也通过实地听党史学党史,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据了解,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每年寒暑假都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杨金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