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禅城区南庄镇举行“为什么是紫南?”——两代表一委员紫南村调研座谈会。佛山市人大代表、禅城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以及南庄镇委、镇人大、区政协南庄联络处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探讨总结紫南村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经验及其对其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推广借鉴意义。
作为系统梳理总结紫南村探索实践的专著,由南方日报出版的《为什么是紫南?——乡村治理“紫南模式”70问》(下称《为什么是紫南?》)一书在会上也引起热烈讨论。与会人员认为,应该加大对紫南村乡村治理、基层党建、乡风文明经验推广,打造更多禅城、佛山乡村治理标杆。
7月28日,禅城区南庄镇举行“为什么是紫南?”——两代表一委员紫南村调研座谈会。
党建引领好班长带出好班子为民服务
今年7月,紫南村党委获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成为佛山唯一获此项殊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从脏乱村、落后村、问题村到先进村、示范村、标杆村,紫南村13年间华丽蝶变之道何在?
南庄镇委书记叶华认为,紫南村成功的奥秘在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党的坚强领导为主线,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方位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紫南村党委副书记罗章江认为,离不开村党委书记潘柱升一心为公,带领全村人民努力奋斗。
作为紫南村辖区范围的企业代表,禅城区政协委员何有斌认为,紫南村得益于“领头雁”潘柱升具有突出的个人能力、远见及人格魅力,带领村“两委”班子,热心为村民、企业服务高效,执行力强,从而实现从大乱到大治在到如今的大发展。
不仅“火车头”跑得快,紫南村能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也得益于班子队伍建设有力。禅城区政协南庄联络处主任彭长江认为,党建引领把紫南村带出活力,好班长带出了好班子,在农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了传帮带作用,从而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而队禅城区人大代表罗文强触动最深的是,紫南村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各类优质企业纷至沓来,路网、医院学校、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这都得益于坚持规划引领,迈向城乡融合发展。
紫南村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党的坚强领导为主线,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方位振兴。
“有很多人来紫南参观后,在感叹紫南的成绩时,也提出紫南探索如何复制推广的问题。”作为近年发展蜕变的见证者,紫南村党建指导员卢新勤认为,紫南村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坚持党建引领的工作方略,秉承初心如磐、服务群众的工作情怀,永葆迎难而上、开拓奋进的工作精神,不断加强自加压力、主动担当的工作作风,以及时刻牢记坚守承诺、干净办事的底线思维。
南庄镇委副书记韩士超表示,紫南村依靠以潘柱升为代表的村党委班子,形成“非权力影响力”取信于民;通过党员积分考核等模式建立坚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以创新的思维探索出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成功实践并常态化形成丰硕的制度成果,对全镇各村基层党建、乡村治理都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推广“紫南经验”助力全镇乡村振兴
作为系统梳理总结紫南村13年探索的专著,《为什么是紫南?》在当天座谈会上也引起热烈讨论。
该书在禅城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禅城区农业农村局、紫南村“两委”支持下,南方日报蹲点采访紫南村长达一年时间,走访和座谈了数十名区镇相关部门负责人、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企业代表及外来务工人员代表,并邀请多位国内农业农村、基层治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调研。
《为什么是紫南?——乡村治理“紫南模式”70问》(下称《为什么是紫南?》)一书在会上也引起热烈讨论。
该书以问题为导向,创新编写体例,以“70问”的形式,将紫南村13年来的乡村治理实践梳理成70个具体问题,通过70个生动的故事呈现给读者,对“紫南经验”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既是一本生动的基层党建故事集,也是一本实用的乡村治理“工具书”。自今年6月底正式出版后,引起佛山乃至周边地区广泛关注。
“作为年轻干部,每当休息的时候,我都会捧着这本书来看看,希望从中不断吸取营养,借鉴经验。”罗章江说。
“非常感谢紫南村的无私分享。”翻阅《为什么是紫南?》,书中关于“树立好规矩,取信于民”等章节对禅城区党代表、梧村村党委书记谭文杰颇有启发。今年,作为新上任的村党委书记,专门到紫南村跟班学习了几个月。“紫南经验让我吃了定心丸,当然学习紫南村并非照搬,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活学活用。”
佛山市人大代表廖小英认为,紫南村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不仅对农村,对城市社区等基层治理也有推广借鉴价值。
《为什么是紫南》
“通过研究紫南经验的内涵,解决目前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叶华认为,当前南庄南北片区的城市化程度差距较大,研究学习紫南模式、紫南精神,激励全镇各村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变被动为主动,加强苦练内功,努力埋头苦干。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南庄也明确打造产业实力强劲、城市化水平较高、人民生活富足的智造高地、禅西新城、共享家园的新定位。叶华表示,未来5年,南庄将大力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振兴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敢于啃硬骨头,通过推广紫南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升全镇各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为全面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南方日报记者】罗湛贤
【通讯员】罗振棠
南庄镇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