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中,各地纷纷发布房地产市场半年数据。毋庸置疑,“稳”仍是主基调。
随着楼市调控政策频频加码,在确保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的前提下,梅州房地产市场2021年“年中考”成绩如何,也成为不少市民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开年至今,梅州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长效机制,房地产市场逐渐放慢脚步,成交节奏从年初的快速恢复,转向稳中微升,成交均价呈现小幅波动,市场表现出“两分化”,总体趋于平稳。
从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梅州市新建商品房网签套数呈现冲高回落态势,进入抛物线的发展趋势,共网签14535套,比去年上半年增加646套,同比增长4.7%。
坚持房住不炒,坚持量力而行,以实际行动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健发展,梅州房地产市场走向如何?
从数据看梅州上半年房地产的发展,梅州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城市发展,正在积极调整市场发展方向,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房住不炒”的要求,促使房地产处于平稳发展的态势,逐步实现“量”与“质”并进,不断释放着城市的发展后劲。
梅州积极促使房地产处于平稳发展的态势,逐步实现“量”与“质”并进,释放着城市的发展后劲。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整体趋平稳
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均价为6161.63元/㎡
一边是新的楼盘陆续推出,一边是消费者的驻足观望,这是梅州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现象之一。
于消费者而言,购房主要考虑楼盘地段、户型方位以及价格。
2020年,梅州市新建住宅商品房销售均价为6197.94元/㎡,相比2019年下跌了183.1元/㎡,同比下降2.87%,均价连续两年小幅下跌。
伴随着新一轮的楼市调控,房地产融资的“三道红线”的加持,不少准业主抱着观望的心态,无法作出立刻购房的决定。多重因素叠加影响,2021年首月的梅州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实现“开门红”。
“1月份梅州楼市网签量共1843套,较去年12月减少683套,环比下降27%。”一地产从业人员告诉记者,本该是置业热潮的月份出现市场冷淡,也给梅州众多地产从业者敲醒了警钟,要进一步调整市场营销手段和提供多元化产品,更好满足疫情下的消费者需求。
以“稳”为主基调,以“多元化”为市场导向,梅州房地产在逆势中寻找市场机遇,各大地产商相继推出公寓、商铺、写字楼等投资型产品,但市场反应差强人意。
1-3月,全市新建住宅商品房成交均价6241.10元/㎡,比1-2月成交均价下降0.92%。从市场表现看,2021年第一季度,梅州房地产市场量价整体延续了去年底的运行态势,量价涨跌幅度处于平稳空间。3月楼市市场呈现火热态势,是各大地产商销量的高峰期,全市住宅商品房销售套数为2909套,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14.8%。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来,梅州银保监分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对房地产市场管控有关要求,持续强化非现场监管监测,运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对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情况进行测算评估,严禁个人消费贷款用于生产经营、投资以及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借款。
截至2021年3月末,全市房地产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8.42亿元,增长2.85%,低于各项贷款增速3.25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为39.50%,为近两年新低,全市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新增各项贷款的19.02%,较年初下降14.50个百分点。
以3月份为分水岭,梅州房地产市场一头是爬坡过坎,一头是缓坡下滑。
进入4月,梅州房地产市场逐渐进入“低谷期”,短暂的小高峰并没有延续。
一组数字足以说明:4月住宅商品房销售套数为2285套,环比下降21.5%,同比下降6%;5月,住宅商品房销售套数为2627套,环比增长15%,同比下降14%;6月份梅州楼市网签量共1985套,环比下降24.4%,同比下降29%。
今年1-6月,全市新建住宅商品房成交均价分别为6235元/㎡、6341元/㎡、6146元/㎡、6076元/㎡、6178元/㎡、5976元/㎡,前5月均价虽整体呈下跌趋势,但基本稳定在6100元/㎡,6月均价则跌破6000元/㎡,同比下降1%。
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梅州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21.46万㎡,销售均价6161.63元/㎡。
其中,全市新建住宅商品房销售14535套,销售面积189.04万㎡,占总销售面积的85.36%,销售均价6167.61元/㎡,预售许可办理面积213.86万㎡。
从2021年上半年梅州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梅州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较快,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一季度回升21.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1%,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0.7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个百分点。
“数据侧面反映出梅州房地产市场正根据国家对楼市的政策,在进入一个自我调整的阶段,也可以说是不断优化的重要阶段。”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库存的逐步去化,新开发楼盘的智能配套升级,相信梅州房地产市场将会呈现稳中求进的趋势。
县域存差异
梅州城区面临量升价跌局面
即将迎来二孩的刘先生,最近都在忙着奔走于各大楼盘,寻找合适的户型。“其实年初就开始留意了,就想着能不能有价格更加优惠、户型更加合意的选择。”刘先生说,在梅城工作的他比较倾向于江南新城和芹洋半岛周边的楼盘。
近年来,梅州城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引来众多品牌房企纷纷落子梅州各县(市、区),在量上呈现“聚集”效应,在地区分布上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布局,县域市场的活跃为梅州“三宜”城市的打造注入新的动力。
从各县(市、区)上半年新建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来看,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销售成绩遥遥领先,除蕉岭县、大埔县同比有所下降,其它县同比均上升。
新建商品房销售均价方面,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同比下降,其它县同比均上升。其中江南销售均价7629.13元/㎡,居全市第一,兴宁、五华、丰顺、蕉岭均远超江北、梅县区销售均价,进一步体现了梅州县域房地产市场的异军突起。
出乎意料的是,一直表现不错的江北片区市场,今年上半年住宅商品房销售均价跌至“5”字头,为5755.91元/㎡,成交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业内人士分析,上半年销售均价并不代表江北市场不被看好,跌至“5”字头主要原因是在部分房企降价销售,从而拉低整个地区的销售均价。
根据梅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发布的《梅州市房地产市场2021年上半年总结报告》统计数据分析,梅州城区新建住宅商品房销售套数、销售面积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销售均价持续下降。
上半年,江南片区成交量为1705套,同比上涨27.0%,成交面积为23.45万㎡,同比上涨30.9%,成交均价7447.7元/㎡,同比下跌6.4%,呈量升价跌的态势;江北片区成交量为2039套,同比增长0.3%,成交均价下跌约6.0%;梅县区则与江南一样呈现量升价跌的状态,成交量为2686套,成交量增幅为11.4%。
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梅州楼市网签量共1985套,同比下降29%,新建商品房销售均价为5976元/㎡,环比下跌3.27%,除平远县和丰顺县外,其他县(市、区)均呈下跌趋势。
今年6月,梅州市住宅预售套数共4620套。其中,预售套数最多的区域是梅江区,为2288套。随后为兴宁市、梅县区、平远县、五华县、蕉岭县和大埔县,预售套数分别为849套、311套、234套、204套、164套、156套,丰顺县无住宅预售。
根据梅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发布的《梅州市房地产市场2021年上半年总结报告》统计数据分析,梅州市商品房库存充足,其中平远县的住宅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最长,梅州城区住宅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为20个月。
同样存在县域差异的,还有土拍市场。比起楼市,梅州土拍市场是处于较为平静的状态。
数据显示,梅州市上半年供应土地76宗,供应面积176.5万㎡,供应金额281759万元。其中成交土地63宗,成交面积153.24万㎡,成交金额248487.83万元,13宗土地流拍。
供应的各类土地中,居住用地(含住宅用地和商住用地)为60.02万㎡,商业用地9.88万㎡,工业用地99.37万㎡,其他用地7.22万㎡。就居住用地而言,上半年除梅江区和蕉岭外,其他各县均有土地供应,供应总面积为51.42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58.99%。
城建有新政
梅州发布新一轮“三旧”改造五年规划
驱车行驶于江南新城,“五纵五横一湖一廊一轴九区“格局让人感叹梅州这座城市的变化。如今,随着“五年成规模”目标的实现,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发展中心画卷在江南新城缓缓铺开。
走出家门就是网红公园,是家住江南新城的刘女士不曾想过的。今年1月,位于嘉应新区江南新城的绿轴花园广场正式建成对外开放,成了附近群众的休闲好去处,市民的新网红打卡点。
“附近正在兴建大型的商业综合体,未来生活肯定更加便利。”刘女士笑了笑,直言当初的购房选择是正确的。
刘女士口中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便是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中骏世界城。目前,中骏世界城围绕建设计划加快开发一期和二期项目的建设,同时着力引进优质商家,预计将引入超过300个新品牌落地梅州,以“首店经济”焕新梅州商业格局,赋能江南新城产城融合,助力城市经济增长与升级。
中骏世界城销售中心现场。袁群华 摄
“76万方公园体验式都芯综合体,将打造梅州首家全自持购物中心、24小时特色金街、高端住宅、公寓等多元业态,与3000+品牌联盟,弥补梅州高端消费空白,促进梅州商业迭变。”中骏世界城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中骏世界城首开便劲销2.6亿元,也证明了梅州房地产市场的潜力仍在,这份潜力来自于梅州城市建设的不断升级。
房子建起来,配套跟上来,是梅州市城市提质扩容的重要举措之一。城市的利好不断兑现,于城市房地产市场而言,无疑是锦上添花。
今年上半年,作为梅州城建的重磅消息,无疑是《梅州市中心城区“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21-2025)》(简称《规划》)完成规划编制征询意见公示等程序,并经梅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获梅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梅市府函〔2021〕204号)正式生效。
这是梅州加速城市更新的又一举措。
早在2016年,梅州出台了《梅州市中心城区“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16—2020)》,该规划已实施旧城镇改造项目182个、旧厂房改造项目19个、旧村庄改造项目10个,5年时间内已实施的(在建或已建)“三旧”用地面积共437.77公顷。
在上一轮梅州市中心城区“三旧”改造规划的指导下,归读一品、左岸观邸、万象江山、锦发君城、鸿运豪庭、新都豪庭、月亮湾小区、奥园天悦湾、芹洋花园等“三旧”改造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从实施成效来看,旧版“三旧”改造专项规划有力推动了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从而改善了周边人居环境和商业氛围,有效增加了城市固定资产投入及就业岗位,对以增量建设为主的城市发展模式向存量建设为主的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对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区域的更新提供了基础。
《规划》有哪些新的亮点?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进程,对上一轮三旧用地进行了补充核实。其中,新增旧城镇用地数量均较少,新增旧厂房用地主要集中在槐岗片区及城西城北片区,新增旧村庄用地主要集中在南口片区、梅县西片区、高铁片区及江南新城片区,总计新增三旧用地约256.22公顷。
为加快推动梅州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工作,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面貌,《规划》根据以上划定原则,并结合重点改造地块集中程度等实际情况,确定了本轮“三旧”改造重点区域,分别为:五洲城片区、环市西路片区、梅江大道片区、剑英公园片区、梅县新城西片区、高铁西站片区、江南新城片区、马鞍山公园片区和东升工业园片区。
《规划》还明确了单元划分、开发强度、改造方向要求、配套设施控制、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内容。
业内人士分析,《规划》的实施将逐步推动梅州市实现“三旧”地区建设环境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升,释放和盘活存量土地,解决用地紧张问题,促进城市产业结构提升和空间布局优化。
相关
以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月”和住建部、省住建厅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工作部署,促进梅州市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日前,“匠心铸造 共建美好”梅州市建筑施工安全暨建筑品质观摩会在梅州客天下举办。
“匠心铸造 共建美好”梅州市建筑施工安全暨建筑品质观摩会在梅州客天下举办。鸿艺集团供图
此次活动由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梅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及梅州市建筑业协会协办,广东鸿艺集团承办,旨在促进行业间学习交流,推进标准化建设,满足市民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扎实推动品质管理标准化,助力梅州市房地产、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同时号召企业向生产方式要效率、向创新要动力、向品质要效益,推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创优、提质。
活动中,梅州市房地产行业与梅州市建筑业协会发布“品质倡议宣言”,随后举行“梅州市建筑工匠培训基地”挂牌仪式,进一步推动行业品质提升,铸造梅州工匠团队,树立梅州工匠品牌,保障提升梅州人居品质。
近年来,梅州市扎实落实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责任,全面有效开展了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并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启用了“建筑工程智慧监管V1.0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互联共享,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和综合性。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涌现出了一批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奖项的创优工程项目,其中获得国家级优质奖1项、省级优质奖25项、省级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34项,市级优质奖14项、市级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72项。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分析,上半年,梅州市建筑业总产值169.35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3.5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2.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2%,平均增速比一季度高0.8个百分点。分区域看,8个县(市、区)中有6个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较快的有丰顺县、梅江区、大埔县,分别增长50.8%、36.1%、22.7%。
原标题:
理性回落韧性足 稳中求进寻新机
1-6月梅州商品房网签套数呈现理性回落态势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南方日报记者】黄培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