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首届西藏朗县校长及后备管理干部培训研修班”结业仪式在惠州学院举行。仪式上,全体学员佩戴着惠州学院的校徽,接过了惠州学院学生工作处胡萍颁发的结业证书,在自己的学业履历上留下了深深的惠大印记。
仪式虽然简单,但颇具民族特色。朗县教育局向惠州学院学生工作处和继续教育学院赠送了锦旗,并献上了象征藏族无上敬意的洁白哈达。学员们唱起了美妙动听的藏歌,跳起锅庄舞,在“惠朗一家亲”的欢乐气氛中,此次培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过去一周,来自西藏朗县各级学校的共20位校长参加了《让文化为生命着色——班级文化构建实践探索》《新时代农村基础教育新政策:内涵、路径、措施》《农村儿童生理、心理、行为的年龄特征和教育规律》等十余场涵盖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讲座培训。全体学员还去到惠州市第八中学和惠东县平山第一小学实地参观,交流办学教学经验,并通过参观惠州农业发展精品案例、参与东坡文化实践浸润课程等实践教学,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了惠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惠州学院学生工作处和继续教育学院也邀请组织了一个由惠州市委党校副校长陈春梧、惠州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欧小军、惠州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何资桥、惠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陈伟等9位专家教授组成的“豪华讲师团”,为学员们授课。“专家、教授们的讲座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西藏朗县朗镇小学校长次仁桑珠在结业仪式的发言中说道:“我们受益匪浅,佩服他们的自信和敏锐,更佩服他们渊博的知识。”
培训结束之后,次仁桑珠更加坚定了要不断读书学习的决心,他敦促自己今后要让读书学习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虽然培训仅有短短一周,但校长学员们都表示“收获不小”。朗县中学校长巴桑次仁对陈春梧教授的党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与基本经验》印象最深,他感慨于建党百年的艰辛和伟大,告诫自己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贡献力量。朗县教育局办公室教研员周波下一个学期要重回乡村教育一线,全国首届乡村教育家肖盛怀讲授的《让文化为生命着色——班级文化构建实践探索》让他对如何做好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培训过程中,他不断反思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表示“回去以后要结合实际,把这次学到的新方法运用起来”。今年,已经是周波在西藏学习工作的第十二个年头了。
“校长班”培训结束了,但一次拥有新知新意的教学实践即将开始——作别第二故乡惠州,校长们将回到高原,继续在各自的教育岗位上发光发热。此次“充电”带来的变化,令人期待。
“我们愿意为西藏师资培训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订单式’服务。”结业仪式上,惠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肖福玲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她表示:“欢迎大家随时将自己在西藏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我们,我们将汇聚校内外优势教育资源,不遗余力为大家提供援助。”
【记者】韩庆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通讯员】金伟 胡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