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娟,你下一站迅速到梅花墩,赶在天黑前完成灌溉工作!”英德市水边镇流寨村党总支部书记冯秋敏在电话中着急地对村干部说道。日前,英德市水边镇水边社区、流寨村、黄竹村、五角村、乌城村村干部自愿放弃休假,深入抗旱一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受连日旱情影响,水边镇流寨村农田干涸龟裂。
在晚稻插时节,偏逢天气久晴无雨,尤其是水边镇流寨村地区受旱情影响最为严重,秋耕用水成为了当地农民的烦心事。“最近水边一直都不下大雨,像往年这个时候应该是降雨最多的时候。”流寨村一名农户说道。
农民利用抽水机灌溉农田。
为保证粮食安全,水边镇政府农业农村办联合流寨村党员干部多措并举解决旱情问题。一方面受旱村(社区)利用线上线下媒介,广泛宣传镇政府抗旱措施,由“村委垫资,政府出资”,组织购买抽水机以解决农田干旱情况,同时村干部建立抗旱工作台账,明确记录受旱地点、面积、户主、落实举措等,全面掌控抗旱情况,做到抗旱助产工作“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另一方面,水边镇利用村(社区)党员突击队伍,实行“党员+农户”的网格化管理,在发挥旱情监测、人力支援方面发挥突出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截至目前,水边镇新增购买抽水机16台,出动镇村干部、普通党员210余人次,惠及群众600余人,切实做到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米袋子”“菜篮子”,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同时,为确保群众有序取水,受旱村对村内各组的水源进行统一划分管理,合理利用水源,本着“就近取水”原则,由村小组长进行协调管理,有效杜绝了原来水源无人管、水资源浪费的现象,避免了村民、村民小组之间可能因抢水而发生的矛盾纠纷,同时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接下来,水边镇将持续关注天气情况变化,及时做好生产生活用水的安排与调配,保障当地生产生活正常有序运行。
【记者】陈咏怀
【通讯员】吴永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