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侨批(银信)专题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在当天下午的“侨批中的党史”学术研讨会上,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教授肖文评表示,梅州华侨充分利用境外海外资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肖文评。
肖文评提到,梅州虽然是山区,但明清以来,尤其是1860年汕头开埠以后,大量梅州人下南洋,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海外华侨众多,海外与家乡联系紧密,梅州成为全国著名侨乡。
肖文评介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梅州华侨积极参加中国革命,并作出重要贡献。其中,叶剑英、胡一声、廖安祥等是杰出代表。
肖文评介绍,叶剑英出身于梅县雁洋,曾到马来西亚怡保教书,至1917年夏以华侨子弟的身份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学习,从此开始其一生的革命生涯。他先后参加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肖文评提到,梅县梅南人胡一声1926年在中山大学学习期间入党,1927年“四一二”后回梅县领导革命创建九龙嶂革命根据地。1928年9月,胡一声下南洋成为华侨,先后在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地,以教学、办报等名义,宣传爱国主义,组织和领导“华侨抗敌后援会”,发动华侨支持国内革命。直至1940年10月被英殖民政府驱逐,胡一声才回到国内继续参加革命。
肖文评还提到,梅县三乡人廖安祥出身华侨家庭,1925年赴香港谋生。他曾任八路军香港办事处交通员,1941年香港沦陷后参与廖承志、胡一声等领导的对困留在香港的爱国人士和知名文化人的“秘密大营救”,并起了重要作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将在北平召开,许多居留香港和海外的爱国人士无法赴会,廖安祥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克服重重困难,将居留在海外的陈嘉庚、黄绍竑等大批爱国人士安全顺利地护送到北平。1949 年秋,国民党“两航起义”后,廖安祥协助军代表,用最妥善、最节省的办法将六火车的飞机零件和滞留香港的3000人运送回广州。1950 年,廖安祥加入中国共产党。
【撰文】叶芷晴
【摄影】杨兴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