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早7条》总第225期
2021年7月26日市场数据:
A、全市新房住宅成交信息(单位:套)
全市55;宝安6;福田0;龙岗2;罗湖2;南山4;盐田2;龙华5;坪山34;光明0;大鹏0;深汕0。
B、全市新房住宅可售房源16641套;可售面积1776845.31㎡。
C、全市二手住宅成交信息(单位:套)
全市125;宝安27;福田17;龙岗44;罗湖24;南山8;盐田5。
D、7月1-26日,深圳新房住宅成交2327套;深圳二手住宅成交2201套。
① 诚意登记测试,光明天安云科府1316套住宅将入市?
最新消息显示,光明天安云科府开始在“i深圳”测试诚意登记系统,预计天安云科府离入市不远。
云科府位于光明科学城范围内,属于光明云谷项目一期住宅部分。光明云谷占地面积约76万㎡,规划总建面约289万㎡。其中一期占地约8.7万㎡,建设面积约53万㎡,集产业、商业、会展、居住、景观、综合配套等于一体。
云科府切分成南北两个地块,合计规划10栋住宅塔楼,建面约16.7万㎡,住宅1316套,主力户型为约92-180㎡3-4房。不过,此前深圳市住建局公布的第三季度入市楼盘中,其将推售住宅为1552套。
② 邻近海纳公馆,消息称宝安“泰华梧桐林”将推4482套住宅
据房信网,宝安的泰华梧桐林居预计4季度入市,推售住宅4482套,其中套内面积小于90平的3538套,占总数比例78.94%。
泰华梧桐林居(原名泰华海逸世家)位于宝安中心区,宝安大道与新安西路交汇处,靠近地铁1、5号线地铁口。共分两期开发,目前一期施工中,预计2024年完工12月完工。
项目用地面积约9.6万平,总建筑面积月61.8万平,共9栋住宅,其中住宅38.8万平,商业3.43万平,容积率6.2,幼儿园面积2970平。层高最高53,绿化40%,车位3081个。
值得留意的是,项目毗邻新锦安海纳公馆,此前该楼盘推5套住宅引来1171批购房者,平均每235人选1套房。
③ 国内首家城市“候船厅”在坪山投入试运营,可去香港、澳门 、南沙等
26日消息,国内首家异地候船厅——坪山城市候船厅投入试运营。从坪山城市候船厅出发,可直达深圳机场码头候船,约2小时即可抵达广州南沙、中山,约3小时抵达香港、澳门、珠海等地。
坪山区位于深圳东部,随着粤港澳一体化的深度融合,为打造快速联接港澳与珠江口大湾区的快捷通道,坪山城市候机楼联合深圳机场集团、深圳巴士集团共同创立国内首家异地候船厅——坪山城市候船厅,为坪山及周边区域开通快速来往粤港澳主要都市群快捷通道,将更好满足坪山居民商务往来、日常出游、探亲访友的多元出行需求。
坪山城市候船厅位于坪山区坪山大道2007号创新广场B栋前广场(坪山城市候机楼内),主营“陆海联运”客运特色产品,提供“车+船”一站式服务。从坪山城市候船厅出发,可直达深圳机场码头候船,约2小时即可抵达广州南沙、中山,约3小时抵达香港、澳门、珠海等地。
④ 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中小学,深大光明合作推进基础教育
7月26日上午,光明区与深圳大学举行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光明区委书记刘胜,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蔡颖等出席活动。
框架协议签署后,光明区与深圳大学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圳大学将为光明带来优秀的基础教育团队,通过高水平的合作办学,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至更广范围内其他中小学校,推进光明教育高质量高颜值发展。
⑤ 共建深莞惠试验区!龙岗十四五规划公布
近日,龙岗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龙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
其中提到,龙岗区将促进与东莞、惠州等临深区域全方位合作,以规划衔接、设施联动、产业协同、机制创新为重点,共建深莞惠协同发展试验区,探索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此外,在交通方面,龙岗区将协助推进塘龙城际前期工作,力争“十四五”时期启动建设。争取10号线东延、17、18、21、22号线等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并早日启动建设。
⑥ 重点房企买地金额纳入监管,不得超年度销售额40%
据财联社消息,被纳入“三道红线”试点的几十家重点房企,已被监管部门要求买地金额不得超年度销售额40%。知情人士透露,这一比例限制不仅包括房企在公开市场拿地,还包括通过收并购方式获地的支出。
2020年8月底,住建部、人民银行在京召开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会议上明确指出,为控制房地产企业有息债务的增长,设置“三道红线”。为控制房地产企业有息负债规模,监管部门对重点房企按 " 红 - 橙 - 黄 - 绿 " 四档管理,并设置了 " 三道红线 ",具体为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 70%;净负债率大于 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试点房企须在 2023 年6 月30日前完成降负债目标。
⑦ 宏观杠杆率虽连续下降 背后隐忧不容忽视
日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发布的《2021年二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下降了2.6个百分点,为265.4%;上半年共下降4.7个百分点。
报告称,这实现了桥水基金达里奥意义上的“完美去杠杆”。尽管如此,但其背后仍有隐忧。
根据《报告》,这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PPI与CPI之差拉大,挤压了下游行业利润和生存空间;二是企业持续大幅去杠杆,担心由此引发资产负债表式衰退;三是实体经济恢复放缓,消费不及预期,基建低迷,出口增速开始下降;四是地方融资平台多半为僵尸企业,违约风险较大。
来源综合自《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第一财经》深圳房信网、深圳市住建局
【整理】冯少文 邱永宽
扫码加群,围观楼市。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