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帮扶见实效!曲江大塘镇中心卫生院首个“医共体宝宝”诞生

南方+ 记者

近日,随着一声响亮哭声,韶关曲江区医共体大塘镇分院手术室里迎来了首个“医共体宝宝”。这是曲江区妇幼保健院医疗专家团队带领大塘镇分院医生成功为一名产妇进行剖宫产,“医共体宝宝”的诞生,标志着大塘镇中心卫生院妇产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实现了手术分娩“从0到1”的新突破。

医疗帮扶见实效!曲江大塘镇中心卫生院首个“医共体宝宝”诞生

据了解,2019年,曲江区成立了紧密型医共体,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出台“组团式”医疗帮扶方案,开展以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韶关启德医院为牵头医院,分片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帮扶。为有效解决大塘镇中心卫生院妇产科医资力量薄弱、妇产科医师及助产士缺乏、相关医疗设备不全、卫生院无法派出妇产科人员进修学习、专业技术难以提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对一”的帮扶方案,由曲江区妇幼保健院牵头的医疗专家团队下沉到大塘镇中心卫生院实施医疗技术帮扶。

听闻大塘镇中心卫生院有上级妇产科专家坐诊帮扶,大塘镇二胎妈妈邓女士便立刻前往卫生院进行产前检查。“小心一些,慢慢躺下来,现在为您做B超检查。”“您现在怀孕37周,宝宝的各项指标正常……”大塘镇中心卫生院妇产科罗医生为邓女士进行了产前检查,为她分析检查结果。舒适宽敞的就诊环境、不亚于市区级医院的产科设施设备、医护人员细心周到的服务让邓女士对这家卫生院和这里的医生、护士充满了信任,坚定了要在当地生宝宝的信心。

得知邓女士的想法后,该卫生院立刻与区妇幼保健院负责医疗帮扶工作的副主任医师赖葵凤取得联系并说明了情况,赖医师与当地接诊医生检查和评估了产妇情况后,考虑到该产妇怀的是第二胎,有剖宫产史,疤痕子宫,羊水过少,决定为其实施剖宫产术。

医疗帮扶见实效!曲江大塘镇中心卫生院首个“医共体宝宝”诞生

当日早上8点多,邓女士前往大塘镇中心卫生院准备迎接新生命。9点40分,产妇进入手术室,区妇幼保健院赖葵凤医师、妇产科吴主任、新生儿科、麻醉科专家与大塘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团队已在手术室准备好,手术组、新生儿组、麻醉组分工协作,10时30分,随着一声啼哭,大塘镇中心卫生院手术室里迎来了今年第一个新生命的降临,

“宝宝很健康,5.8斤重,身长48厘米,是个男孩。”听到这一消息,邓女士及家人脸上露出了开心幸福的笑容。应产妇及家属要求,术中同时进行了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盆腔粘连松解术,经过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产妇及新生儿双双平安。“手术后要注意观察产妇情况,注意伤口护理……”刚刚完成手术的赖葵凤医师顾不上休息,指导大家做好产妇术后和婴儿的护理。

该院赖辉文院长激动地说:“这是10年来卫生院第一例剖宫产,尤其在这样一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殊的背景下,特别不容易,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在该区妇幼保健院的大力扶持下,我们一定能再次实现新跨越。”

医疗帮扶见实效!曲江大塘镇中心卫生院首个“医共体宝宝”诞生

据了解,自曲江区医共体开展分片区医疗技术帮扶工作以来,以区妇幼保健院为牵头医院的片区医院,充分发挥妇女儿童专科技术优势,定期派出医疗技术专家到大塘镇中心分院坐诊、会诊,参与教学、查房,同时为该卫生院提供免费进修学习机会。区妇幼保健院专家与大塘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之间建立了双向联系,实时互动探讨,结成了紧密的师徒帮扶联系,极大地提升了大塘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曲江区3家区级医院共派出30多名专家团队下沉到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医疗技术帮扶,共开展坐诊查房40多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00多人、义诊近10次,惠及群众近千人。

【全媒体记者】唐音

【通讯员】唐忠祥 朱垠霏 赖婧文

编辑 彭奕菲
校对 罗健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