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审批!不得上市!“双减”来了,教培行业未来路何处走?

289财经热点
+ 订阅

在2013年的电影《中国合伙人》的结尾,主演曾有过一段在美国的豪迈演讲,宣称其合伙创立的“新梦想公司”正式启动上市,感谢“华尔街投资者看到了我们”。

电影的故事原型即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上市的教育机构——2006年上市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但在这个周五,新东方美股股价大跌54%,港股大跌41%,一日之间股价“腰斩”。

新东方

7月24日周六晚,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意见)正式面世。

今年以来,中国对K12学科教育严监管的相关文件接二连三出台,本次由双办高规格印发“双减”意见,宣告校外培训野蛮生长时代落幕。“双减”意见究竟释放了多强的政策决心?教培行业此后是否会被投资者抛弃?一直以来让家长头疼的教培问题是否将迎来新曙光?记者采访了专业人士带你解读“双减”意见。

◎“双减”意见面世,教培行业凛冬突至

教育行业的未来走向在近月来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目光。5月21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7月24日晚,意见正式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文件内容公布后,多位教育行业从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力度超乎想象”。

“双减”意见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坚持从严审批机构。同时,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心都凉了,怕要准备下岗了。”深圳某教育培训机构的数学教师小韩告诉记者,24日晚,他的朋友圈都是同行同事转发评论“双减”意见的内容。

2021年上半年在线教育行业十大监管动向

从5月开始,多项密集的政策行动已为“双减”意见的发布有所铺垫。

6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公布一批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典型案例,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予以共计3650万元的顶格罚款。

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7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

“双减”文件的面世正式标志着在此后寒暑假和周末,学生们去校外培训机构集体补课的“盛景”不再,在家长们感慨可以假期松一口气的同时,布局教育赛道的投资人则经历了长夜难眠。

◎不得上市,教培行业迎投资大洗牌

在“双减”意见正式公开前,周五市场即已开始流传文件相关内容,由于严厉程度前所未见,直接引发投资者“用脚投票”。周五,摩根大通将新东方目标价从19美元下调至3.5美元;将好未来目标价从70美元降至7.6美元,将高途目标价从37美元降至3.5美元,评级均从中性降至减持。

“双减”意见中显示: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周五,中概教育股均以暴跌收场,好未来股价直接跌去70%;新东方港股收跌41%,疑被“斩仓强平”;华南地区的教培龙头卓越教育股价也大幅下挫,收跌21.48%。

好未来股价周五暴跌70%。

好未来股价周五暴跌70%。

投资的巨大损失已经可以预见。“二级市场如果愿意股票‘割肉’可能还能挽回少量损失;但如果公司不转型,那么一级市场对于一些教培公司此前投资基本就全‘打水漂’了,上市无望,也很难退出,因为不会有人来接盘。”AnlanCapital执行董事陈达向记者分析道。

“在线教育过去几年是很好的赛道,叠加疫情影响,行业增速很快,投资人给予的估值期待很高。行业格局发生洗牌后,一级市场的资金基本都集中投在几家龙头公司,不是一线投资机构可能想投都投不进。”陈达表示,因此部分教培行业企业享受着泡沫化估值,甚至出现了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倒挂。

2021年上半年中国在线教育融资额TOP10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21年(上)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18至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2855亿元(22.58%)、3468亿元(21.47%)、4328亿元(24.79%),行业处于高速增长状态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融资总额超539.3亿元,同比增长267%。2020年在线教育融资总额超2016年至2019年融资总和。

此前媒体曾有报道,在线教育龙头公司猿辅导2020年融资总额超35亿美元,是全球教育科技行业估值最高的创新企业。

上述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培训行业,展开“烧钱”大战,广告铺天盖地,对全社会进行“狂轰滥炸”式营销,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

◎教培机构纷纷撤店,未来路何处走?

“靴子”落地,学科教育培训机构的未来走向也成为待解之谜。由于“双减”工作牵涉面广,十分复杂,以新东方为例,截至今年2月28日,其学校总数为118家,学校及学习中心总数高达1625家,覆盖全国数十个省市。

教育部表示,为此将选取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地区作为试点,通过试点工作,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为后期在全国逐步推广提供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记者近日走访部分广州购物中心时发现,此前曾占据购物中心或商业体较大面积的各类艺术、智力开发等培训机构,或悄悄撤场,或改换门面、换了新商户。在广州番禺洛溪的一家大型商业体一楼,该商业体早几个月已对外打出广告,宣称有知名教育培训机构进驻,然而现过去三个多月,仍未见该教育培育机构进驻。

第三方研究机构CBRE世邦魏理华南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广州确实有不少教育培训业态从购物中心或部分商圈撤出,但这些空置的商业空间很快被其他娱乐体验类业态填补。

“新政策出台后,现有的K12教育培训企业,要么面临学科业务收缩,要么转型或发展其他赛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在线教育分析师陈礼腾指出,“当然,也避免不了一些机构的洗牌退出。”

他还认为,随着三孩政策的开放,教育压力很可能成为阻碍生育的一大影响因素。在这个时间点上加强监管,国家出手整治教育,除了要摆正教育真正的意义外,或有出于为提升教育公平、生育意愿的考虑。

教育部24日表示,“双减”意见的推进要达到“一年内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三年内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的效果。

陈礼腾预计,现有教育培训企业或会向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服务等领域转型发展。“当前政策明确的是学科类机构不允许资本化运作,但长远来看,未来指向应该是教育类机构都不支持资本化运作,因为教育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快速孵化、催熟、上市套现资本操作逻辑会扰乱教育的市场秩序。未来,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服务等赛道应该不会再出现像K12教育当年一样资本加持下的竞争。”

【记者】周美霖 欧志葵



编辑 李卓
校对 符如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