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前段时间校外培训机构遭遇的“监管潮”是一轮风雨,那么今天正式公布的,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双减”执行文件,就是一轮15级以上台风。
根据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未来校外培训机构不仅在审批流程上要被严加监管,其学科类课程内容、上课时间、课程定价方式、融资规模、营销规模等等也要受到严格限制。
受此影响,K12教育股23日大幅下挫。截至当日下午4时收市,新东方报收30.2港元,在一日之内遭遇腰斩,跌超40%;好未来、高途等美股盘前也跌超40%。卓越教育集团午后暴跌21.48%,报收1.06港元;掌门教育急速下挫5.54%,报收9.54美元/股。除此之外,中公教育、传智教育、全通教育、学大教育等教育股估价均迎来2%以上的单日跌幅。
具体来看,它会对现有的,以好未来、猿辅导为代表的K12校外培训机构带来什么影响?
其一,文件中指出“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那么招募了大量外籍教师,为青少年、幼儿提供线上语言类培训的VIPKID、51Talk、阿卡索在线少儿英语、HelloKid、趣趣ABC等将受到致命打击。
其二,文件强调“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相当于是指名道姓地说,猿辅导的“小猿搜题”、好未来“题拍拍”,以及夸克、百度等提供的拍照搜题服务不能再进行。
其三,即使合规运营,K12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营收空间也将大幅缩水,因上课时间要被严格限制,课程定价也要遭到强监管。未来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将增强。
根据文件,“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这也就意味着,今后校外培训机构只能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日这一相当于局限的时间范围内开展课程。同时,其还需要遵守“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的规定。
资深教育行业观察人士徐敏(化名)认为,这是国家鼓励校外培训归回“教育”初心的强信号。“新政强调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等等。这也是告诫机构不要被资本裹挟变得过于市场化,而是要靠教育的真本事杀出一条血路来。”
而对于未来有意注册成为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机构,该文件的出台,对它们来说也是一记“退堂鼓”。根据文件,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要遭到严格限制。各地将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
今年5月以来,山西省、河南省多地教育厅先后明确停止审批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徐敏认为,未来校外培训领域进行类似的数量控制是大概率事件,“一大批提供劣质服务的机构会面临出局。”她指出,“这就是国家严厉整治应试型中小学生学科类培训的信号。未来即使还能生存,但道路也会异常艰难。”
徐敏建议,学科类培训机构应尽快转型甚至转行,“学科类校外培训受到强监管,但校外培训还有机会。机构可以考虑向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等与政策契合度比较高的赛道转型。”
有家长对此表示强烈支持,称“双手双脚赞同对校外培训进行强监管”,但也有不少家长表示担忧,因在中、高考压力下,提分仍是刚需。寒暑期不允许上学科类培训后,孩子们的成绩该如何提高?“会不会明着不弄,暗着来呢?合规的、优质的教育资源有限,应试、提分还是中国家长刚需啊!”
对此,国家已经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以广州为例,7月19日市内不少小学已试点开展暑期托管服务,为孩子提供素质类个性化课程以及普惠托管。据天河区某试点学校教师透露,未来这一服务将会常态化进行,“孩子在工作日也可以留校托管,由老师提供辅导。”
本次颁布的文件亦显示,学校今后将做到“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至于托管的的内容,除补习、辅导、答疑外,还包括“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这一系列措施,应当能让家长安心。
【记者】许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