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停跳阻断20分钟,深圳满月宝宝历经一场复杂先心病手术

健康情报局
+ 订阅

新手妈妈李云(化名)本该沉浸在宝宝满月的喜悦之中,一纸体检报告却让她瞬间陷入了黑暗。

7月9日早上6点多,李云发现宝宝脸部发黑、手脚冰冷,便带着孩子立刻赶往医院。

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先天性心脏外科,宝宝被诊断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这是一种少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多发于1岁以内新生儿,死亡率极高,如不进行手术治疗,1岁左右死亡率可达80%。如果同步存在肺静脉梗阻,患儿通常出生后1个月内死亡。

“患儿出生后,家长已经发现了一些异常,在其他医院就诊后一直靠吃药缓解病情。还好患儿父母发现得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心脏外科主任丁以群教授表示,“患儿通常的表现是反应性差,尤其眼神反应呆滞,易激怒、哭到最后都没声了,四肢发冷、脸色发黑或紫绀等。”

据介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是先心外科领域真正意义上的“急诊”,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患儿只能选择手术治疗。通常情况下,血液从肺部流出,原本应流回左心房,但由于先天性畸形,患儿的血液在肺部来回“打转”,导致血压维持不住,肺压过高。

确定好手术方案后,7月12日,丁以群教授团队在体外循环下将四根肺静脉开口并重新隔至左心房,在心脏停跳阻断时间20分钟后,手术顺利完成并于当天拔出了气管插管,目前宝宝也已经顺利出院。

“很高兴我们的团队又挽救了一枚‘小草莓’!”丁以群介绍,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左心犹如普通草莓一般大小,外科医生需要在这么小的心脏上做手术,对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心脏监护等多学科团队的要求极高,一点都不能出差错。

据悉,丁以群教授团队在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治疗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治疗经验曾在美国AATS(美国胸心外科医师协会)大会上进行分享。今年7月9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正式引入丁以群教授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团队。

未来五年,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先心外科团队将以“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儿童心血管专业指标”为标杆,重点发展复杂先心、新生儿、早产及低体重患儿先心病治疗技术,建立大湾区一流的儿童心血管中心,造福更多先心患儿。

【记者】刘珊

【通讯员】周晓东 赖晓玲



编辑 孙梦圆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