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日广东“民声热线”关注东莞“围村收费”的问题,7月21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总规划师于佳向媒体解答关于东莞村(社区)围蔽停车收费的相关情况,同时对于节目中曝光的黄江镇社贝村围蔽管理的问题进行了查处,发现占用了公路道路,已经将该村的围蔽设施拆除。
于佳表示,截至2021年6月,东莞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350万辆。据全市停车资源普查数据统计,东莞停车泊位供给总量缺口超200万个,停车供需矛盾较大。为缓解这一矛盾,东莞自2019年开始着手谋划系统性的管理办法,规范东莞的停车管理问题。
2019年东莞出台了《关于加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2020年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印发加强和改进全省城市停车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可以说这两份指导意见是我们关于停车管理的一些政策的依据。”于佳表示,两份文件对于村(社区)的停车收费管理,都有相应的指导意见。如东莞出台的文件中要求开展城中村的停车秩序的综合整治,明确由各镇街会同市里面相关部门对城中村机动车乱停乱放重点区域实行综合整治,目的就是规范城中村的内部机动车停放秩序,保障内部道路的畅通和公共安全。省相关文件,则明确要鼓励城中村实这个实施物业管理模式,加强村内停车管理。
而具体到执行层面,村(社区)在取了目前这种围蔽收费的管理方式。在这一方式推行中,对改善停车难问题,也起到一定作用。于佳表示通过对开展围蔽管理收费的村(社区)走访了解到,这一方式盘活了村内道路资源,村(社区)车辆乱停放问题得到改善,以往占据公共空间的乱停车现象少了,盘踞了多年的僵尸车也不见了。“很多市民反映是比较好的,这有赖于村(社区)的规范管理。”于佳说。
据调查统计,截至2021年5月底,东莞32个镇街下辖村(社区)共596个,已实施停车围蔽管理的村(社区)有157个,其中已实施停车收费的138个。
围蔽管理之后,也有不少负面声音。“很多村(社区)在落实这个停车管理的时候,都是以为代管以收费了之,之后没有提供到良好的服务。”这一问题是目前“围村收费”引发的主要矛盾。交通部门建议村集体需要按照要求,相关公示工作要做到位,要严格按照东莞停车管理的收费的原则和要求来落实收费管理工作。另外,村(社区)要加强停车的管理和服务。
于佳表示,市交通运输局已正式通知要求各园区管委会、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涉及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设置的停车泊位、岗亭、卡口和收费等进行逐一排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立即整改,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
来源:i东莞、南方+
欢迎关注:东莞政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