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了就涂风油精站着听课,珠海这个男生梦想走进上海交大

珠海大课堂
+ 订阅

7月24日(本周六)上午9时30分,“拼搏,领跑新学期!”教育公益系列第二场讲座(聚焦物理类方向)将在万科海上城市生活体验中心举办,受邀优秀学生及家长详戳高考考分超平时40+!本周六了解珠海优秀考生的超常发挥技巧。欢迎大家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报名。

早上6点20分,天微微亮,曾麒文就起床了。匆匆吃完早餐后,他背起书包,从家里直奔学校。中午下课铃声响起,他急忙赶回家中,争取早点吃完饭,留多点时间写写题、背背素材。短暂午休后,他又回到学校继续下午的课程……

曾麒文的高三,就是在如此往复的一天又一天中度过的。来自珠海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的他,小学、初中分别毕业于香洲区实验学校、市第十中学。作为传统理科“物化生”选手,曾麒文在今年高考中获得了686分的成绩。

“喝茶、涂风油精、站着听课”

6月25日11时12分,曾麒文紧张地点开自己的高考分数,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虽然第一眼有些小失望,但之后还是欣喜,没想到自己最后居然能考这么好。”曾麒文说,当时估分的成绩实际上是690分,最低分是685分,“出来的分数其实基本没差,除了生物估分失手了。”

考虑到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稳定性,以及未来就业的方向,两年多前,曾麒文选择了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传统理科”。当时,他也咨询过父母的意见,但最终的决定还是由他来“拍板”,他认为应该“选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

与大多数同学不同,曾麒文是一名“全走读”学生。高三阶段的他,每天早上6点20分准时起床,吃过早餐后就直奔学校;上午课程结束,他又背上书包跑回家中,吃完饭就争取时间写会题、背会素材;中午12点50分,他午睡大概50分钟,接着又回到学校继续上课;晚上回家后,11点20分,他便放下手中的复习资料,准时上床休息。

“作息安排因人而异,但我建议中午一定要午休一段时间,下午也可以小睡一下,这样才能维持最好的学习状态。”曾麒文说,在学校,宿舍要求晚上11点熄灯休息,要是没那么快能够入睡,早上可以适当调整起床时间。“要是一开始不太适应早起,可以喝茶、涂风油精、站着听课等过渡一下。”

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曾麒文喜欢用打篮球放空大脑,用他的话来说,这是“沉迷于驰骋球场”:高一高二时,平均一周打一两次的篮球,到了高三反而基本上天天都要打。除了运动,他还会和父母吐槽校园生活,来缓解学习的紧张情绪,“我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认真倾听孩子的话,父母是战场的后方,能帮助孩子缓解很大的压力,要相信孩子。”

第一志愿是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如果说打球是用来释放压力,那下棋就是曾麒文平时最大的兴趣爱好。“围棋、象棋、军旗、国际象棋都会一点,但都是三脚猫功夫。”他笑着说。

忙于学业的曾麒文,高中三年里,基本没有参与过校内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也是他现在想起来最后悔的事情:“唉,为什么当年自己没去多多参与?”他建议,大家有时间还是应该积极参与一下,相信在大大小小的活动中都能学到不少东西。

回想起高中三年时光,最让曾麒文难忘的,是与各科老师们发生的一段段“小插曲”——

高一时,肖婵丹老师认为他文科政治、地理学不好,他与肖老师打赌:下次一定能考前二十,结果他用政治第五、地理第十一的成绩实现了诺言。

高二时,他发奋图强一个月,成绩却不进反退,这成为他学习生涯中的灰暗时刻,陈贤老师安慰他说,这只是因为身体状态不好,不要太沮丧,并且不厌其烦地帮他开假条,这让他重燃起希望之火。

高三时,由于个人身体原因,他向程良英老师申请到单独的小教室上晚修,虽然前前后后遇到不少困难,但最后还是凭借不断进步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终于被允许使用小教室……

“六校二联时,我们班发挥得并不理想,程老师在班会课上落泪痛哭。”老师的哭深深打动了曾麒文,“那滴泪,仿佛就滴在了我们心里。”那天晚上,为了鼓励自己,他偷偷在小教室的黑板上写下“别让老师比你更努力!”。

大学生活,对曾麒文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篇章。他近期的心愿,就是自己能够顺利被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系录取,这是他的第一志愿,也是他感兴趣的专业领域。“我相信,未来是属于电子信息的,我们国家也正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他说。


想了解珠海一中优秀学子曾麒文更多学习习惯、抗压方式,7月24日来万科海上城市,与优秀学子面对面!

【统筹】吴志远 冉小平

【策划】冉小平

【执行】刘梓欣 王韶江 冉小平 朱希

【摄影】关铭荣 钱文攀

【出品】南方日报驻珠海办事处

【支持】万科·海上城市

编辑 文秋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