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对很多孩子来说是最快乐的时光,脱离了学校的管束,告别了两点一线的生活,突如其来的自由,让孩子们的天性得到释放。他们就如同脱缰的野马,无拘无束肆意狂奔,但有那么一群孩子,“放”出去就不想回来了……
每年暑假,都是各类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学生放假,安全可不能“放假”!
近日,孩子走失、离家出走的警情高发,孩子的暑假安全问题,再次给家长们敲响警钟!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离家出走小少年?为何暑假成了离家出走的高峰期?
“小孩已经出走5天了,现在还没有回家……”
近日,一则寻人启事在佛山市南海区小塘街坊的朋友圈“霸屏”,担心孩子安危的街坊纷纷在各群转发。
正在微信群开展,线上反诈宣传的小塘派出所民警,看到信息后立即跟进,然而翻遍了这几天的报警记录,也没有找到相关报警求助。
民警随即主动联系失踪男孩的父母,同步查看视频圈定搜救范围,并走访周边群众,辗转于罗洞、小塘之间搜寻,最终在民警和热心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了1个小时,就在小塘公园成功找回,离家出走5天的男孩小明,并交到其母亲手上。
5天时间,小明究竟经历了什么?父母在得知小孩出走后,为何不报警?
原来,7月13日,小明因为玩手机和不干家务的事情,与母亲发生争吵后赌气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的5天时间里,小明白天到公园里和小伙伴们玩耍,晚上则悄悄回到自家的天台或是索性在公园的长椅上休息,而母亲看见天台上挂着小明的衣服,也碰见过小明在家附近闲坐。7月16日当天,有邻居跟她说起小明在小塘公园玩耍,大概猜测到小明的行踪,便一直没有报警求助。
但由于近日经常下暴雨,母亲担心小明出意外,于是决定把孩子的信息,发到家长微信群求助,好心的街坊看到后纷纷转发,最终在警民合作下,成功寻回小明。
民警通过与小明谈心,教导他要理解父母,不要意气用事让父母担心的同时,也不忘提醒小明的母亲,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沟通方法,不要一味指责,与孩子交流时要学会倾听和尊重,多些耐心,营造和睦的交流氛围。所幸孩子被安全找回
万一发生意外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孩子离家出走,家人两天后才报警
“警察同志,我孙子离家出走两天了,还没回家,请你们帮忙找找看。”
近日,惠州市惠阳区一位老人,来到塘吓派出所约场村警务室急切求助。
驻村民警一边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向其了解具体情况。老人姓庞,广西人,有两个孙子,离家出走的孙子叫小力,今年12岁。
7月14日上午,老人庞某在家里做手工活的时候,因孙子调皮将产品到处乱丢,庞某教训了一顿孙子后,孙子就跑出去了,庞某多方寻找未果,于是请求派出所帮助。
了解情况后,驻村民警立即调取查看,小力可能经过路段的公共视频,发现小力在约场某小区和伙伴在一起玩耍。随后,驻村民警立即驱车赶到该小区找到小力,并将其送回家,庞某对驻村民辅警热心积极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驻村民警提醒庞某,在今后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方式,以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
少年赌气离家出走,民警耐心劝回
7月6日晚,清远市连南县三江派出所,接辖区酒店工作人员求助称,有4名少年没有相关证件想开房,需要警方协助处理,民警到场后,发现4名少年系离家出走,身无分文,情绪较为激动。民警一边安抚4名少年,一边协调购置食物给他们。
经询问,民警发现4名少年来自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4人是同学,均在与家人发生冲突争吵后一致协商离家出走,打算去外面“闯荡一下”。4人从蓝山乘车至连南中转时,身上的钱已所剩无几,于是到酒店求助希望能收留一晚。
随后,民警将4名少年,带回三江派出所进行教育,经过民警的耐心劝导,少年们表示愿意继续回校园上学,并保证不会再乱跑。
为确保安全,连南警方安排专人将少年们送至蓝山县辖区派出所,并连夜将少年交到各自家人手中,结束了这4名少年相约“闯荡江湖”的闹剧。
青少年暑期离家出走现状,让人担忧。孩子离家出走,人们总认为是孩子的错,但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问题或一个家庭的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每一次青少年离家出走的背后,社会、家庭、学校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全社会应该行动起来,让孩子们不再离家出走。
父母和孩子发生争吵时该如何应对?
这16个技巧值得拥有!
特别提醒
不论是成人还是未成年人,尤其是像老人、孩子这样的群体,一旦走失,家属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处理,网传的儿童失踪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是谣言!事实上,孩子失踪后的24小时是黄金寻找期,警方接报后会在第一时间立案调查,不需等24小时。
但是在生活中,大家也应该避免“狼来了”的闹剧,平时增强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如果长时间外出,应当和身边的人留个口信,告知自己的行踪,不让家人担心。
来源 | 南海公安、惠阳公安、平安清远、@人民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