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斯淼
金融庭
一级法官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她生活中风风火火,工作时心细如发;她为人真诚爽朗,办案刚柔并济;她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2006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进入法院系统,先后在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工作。
工作至今,她多次获得单位嘉奖,2013年获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表扬;2014年荣获越秀区人民法院个人嘉奖;2016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荣获个人三等功、公务员考核优秀;2018年荣获越秀区人民法院个人嘉奖、调研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被评为越秀区人民法院办案能手。
多元化解纠纷
护航企业发展
金融案件中,财产保全十分常见,法院基于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财产进行保全,可防止当事人转移财产,确保胜诉权益的兑现。但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被保全人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在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不仅起诉了借款人,还将三位质押票据背书人同时列为被告,并将他们的主要银行账户冻结。质押票据背书人反映此举将对其公司的正常运转产生很大影响,且账户中还有用于发放农民工工资的专户,若继续冻结,后续将面临拖欠农民工工资、拖欠工程款等问题。
杨法官认真翻阅案卷材料,发现质押票据背书人不是借款合同纠纷的适格被告。于是,她就此事与原告反复沟通,分析借款合同关系与票据法律关系不是同一法律关系,并告知其有可能因为申请查封不当而需要承担赔偿损失责任的后果。
最终,原告主动撤回了对三名质押票据背书人的起诉,并申请解除对他们的财产保全措施。收到书面申请后,杨法官加急处理解除财产保全的手续,最大限度减少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名质押票据背书人获悉后专程送来“秉公办案,守护正义”的锦旗,向杨法官表达了感激之情。
调处矛盾有力
践行法治初心
杨法官在案件审理工作中常常提醒自己:对于很多当事人来说,“进法院”可能是人生第一次甚至唯一一次,作为法官,自己应当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耐心倾听他们的难处,细心解答他们的疑惑。
在一起贷款合同纠纷中,被告伍某的公司因疫情原因全面暂停业务,家庭收入锐减,故而导致拖欠房贷被银行起诉。庭审过程中,伍某表示,其已努力寻找到新的工作,该房产是一家人的唯一住房,也是小孩上学的学位房,想到上有身患疾病的年迈父母,下有刚刚上学的幼儿,他希望与银行进一步沟通协商,继续履行房贷合同。
杨法官细细审查了伍某提交的公司出具的证明、父母住院记录及病历记录等材料,结合伍某已筹钱偿还了逾期部分欠款的情节,认为伍某具有继续履行合同的诚意和能力。因此,杨法官与银行多番沟通,极力促成本案最终以调解方式结案。杨法官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对于态度诚恳、敢于担当的当事人,必须谨慎处理,避免伤害的扩大。
在另一起贷款合同纠纷中,被告李某因受疫情影响,生意回款速度缓慢,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出现了房贷断供的情形。起初,李某明显表现出对银行和法院抱有敌意。杨法官细心了解,才知道李某家中尚有两名年幼的小孩,妻子为照顾两名小孩无法外出工作,经济压力较大,精神负担较重。
有鉴于此,杨法官与李某夫妇真诚沟通,从法律、道德、人情等各个角度耐心分析,安抚李某夫妇的情绪,并积极架设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沟通桥梁。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李某夫妇当庭表示,通过法院对这个案件的处理,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司法机关的真情和温暖。在离开法庭前他们向杨法官深深鞠躬,表达了真挚的谢意。
无论案情是复杂还是简单,杨法官始终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诚恳的态度打动当事人,以扎实的工作妥善化解矛盾,坚持司法办案质效并重,追求案结事了人和,在司法为民服务中奏响守初心、担使命的青春之歌。
畅通服务渠道
保障诉讼权利
近年来,越秀法院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在诉讼服务中融入信息化、智能化元素,将多项诉讼服务由线下转移到线上。2020年以来,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杨法官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的运用,多次组织当事人参与远程开庭、在线调解、证据交换等司法活动,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参加诉讼。
在杨法官经办的一件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其中一位外地当事人因疫情原因不便出行,担心赶不上开庭而心急如焚。经过杨法官提前安排指引,双方当事人最终在线上开庭,达成并签署了调解协议。
当事人表示,没想到坐在家里也能解决纠纷,太感谢法官了!杨法官说,疫情期间更要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大力畅通诉讼服务渠道,广泛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便民高效。
宣传调研能手
勇于担当重任
杨法官不仅是庭里的办案骨干,更是能说、能写的多面手。在承担繁重的办案任务的同时,杨法官勇挑普法宣传教育重担,多次接受南方卫视城事特搜“搜法”栏目的采访,以生动简洁的案例普法。
杨法官作为高校的课外导师,多次为广东工业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高校学生授课。授课内容贴近审判实践,实用性强,深受广大师生好评。杨法官还担任着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多次受邀为全校师生开展教育、防疫、假期安全等普法宣传。民法典施行后,杨法官高度重视民法典的学习和宣传,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学习贯彻民法典有机结合,为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开展“民法典进校园”活动。
为帮助学生加强对民法典的理解,杨法官围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这一主题,借助热点案件,向同学们分析了未成年人从出生到成年的各种合法权益,教会同学们懂得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在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时刻以法律作为自身行为的指引和准绳。杨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法治教育课,让法治的种子在一个个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工作之余,杨法官笔耕不辍,积极撰写大量调研文章。其中,民间金融课题《民间金融纠纷防范与处置之进路》获广东省法院系统优秀调研课题;《人保公司诉某高速公路公司保险人代位求偿权案》获评全国青年法官案例比赛三等奖;《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探析》获广东省金融法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董必武法治理念与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荣获法律工作者服务基层与公益诉讼研讨会优秀论文奖;《线上支付案件多层次证明规则的司法运用》在全国法院第二十八届学术讨论会中获得二等奖;案例《银行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的合法性探讨》入选全国审判案例要览;《支付令对于金融纠纷快速解决的对策分析》荣获广东省金融法学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结语
光阴荏苒,杨斯淼法官俯身耕耘审判事业已有十五载,她说,这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韶华。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这个既平凡又伟大的岗位上,她默默地奉献着,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一次次的剑拔弩张,用自己的行动播散司法人文关怀。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青年法官笃行实干的风采,看到了法院人对这份职业的满腔热忱。
来源: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