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藏品回馈社会!莞商刘学伟建设奇石文化馆成旅游打卡点
“石头里是真的动物吗?水晶可以做水晶鞋吗?”在海百合文化馆,两位小女孩好奇的提问,她们的妈妈刘女士一边查阅展品信息、一边为他们解答,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好奇宝宝”。刘女士说,没想到家门口开了这样一家“宝藏”文化馆,她计划下周带家人朋友再过来“打卡”。
位于望牛墩镇的海百合文化馆。
“这些展品都是大自然的奇观与杰作,我希望它们能被更多人看到,启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海百合文化馆的主人、富盈集团总裁刘学伟介绍,作为东莞企业家,将收藏品分享给人们,是他关注教育、回馈社会、致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方式。
这个位于望牛墩镇天盈酒店院内的海百合文化馆,是刘学伟在莞建设的第三个公益文化馆,已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参观。
分享收藏喜悦,让藏品成为科普载体
海百合化石
在通往海百合文化馆的走廊里,总有人驻足在一块海百合化石前细细品味。黑色画框里错综摆布的海百合腕足,像一幅极具线条艺术感的当代绘画作品。据工作人员介绍,海百合是一种始见于早寒武纪世的棘皮动物,由于长得像植物,才有了这么个植物的名字。
这块海百合化石与旁边的鱼龙化石,是刘学伟最喜欢的藏品,也是展馆名称的由来。
“这批藏品最早由两个农民在贵州发现,我第一眼看到他们,就被其承载的文化价值打动。”刘学伟说,这些化石与馆里的奇石不是工艺品,而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一件都独一无二,日后甚至可以成为科研对象。
收藏带给刘学伟许多乐趣,他以建设私人展馆的方式把这种喜悦分享给更多人。据了解,他已在道滘镇粤晖园以及厚街打造了两家收藏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其中粤晖园内的“刘学伟收藏馆”于2012年荣获“广东省十大民间收藏馆”的称号,他本人也获评广东省十大收藏家。
水晶石“七仙女”中的一块。
走进展馆,陈列着上千件刘学伟几十年来从全球各地收藏购置的化石、奇石、木雕及古建筑文物等展品,其中奇石的数量与种类最为丰富。据了解,这些奇石种类包括菊花石、水晶石、萤石、玉石、钟乳石等,最吸引观众的是名为“七仙女”的七块水晶石。
刘学伟介绍,“七仙女”不仅如石头开花般美丽,最难得的是它们都出自同一个溶洞。据悉,水晶石的形成需要上万年时间,不仅有着晶莹剔透的美感,对于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参观者具有科普价值。
开馆回馈社会,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十多岁时,刘学伟就是一位小小“收藏家”。他时常在路边寻觅好看的石子,留意精美的古居瓦片、房檐等小物件,并把这些东西一一收集起来。
“小时候因为父亲从事建筑行业,家中有不少古屋的木雕小件,这也许是我爱好收藏的启蒙。”回忆起自己的收藏起源,刘学伟始终不忘从幼时保留到现在的收藏初心——藏己所好。他说,艺术品的收藏没有好坏,只要自己喜欢它就可以了。
“东莞身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投身到收藏,筹建有这么好的博物馆,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参观完海百合文化馆后,广东画院美术馆副馆长卜绍基感叹东莞近几年来文化事业发展之快。
“文化馆里不仅有历代名石还有其他的古董,市民参观之后会受到文化的熏陶,这对于乡村文化的打造,是一个很好的名片,它代表了一个地方文化底蕴的生发和发展。”知名国画家、东莞美协副主席李志国参观之后表示,海百合文化馆为东莞乡村的文化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每件藏品,都是文化的承载,希望它们被更多人所了解。”刘学伟介绍,除了向游客展示外、展馆正准备与多家学校合作,让这里成为兼具科普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第二课堂。
【视频】黄伟兴
【摄影】龚名扬
【撰文】李彤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