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铁苏铁
人们对香的认识和利用,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北宋有本奇书《天香传》,是现存最早谈论中国用香历史及沉香使用概况的典籍。作者丁谓说:“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juān)洁。”原来,上古时期,人们焚香的目的是供奉神明,其次才是为了辟秽清洁。书中还介绍了中国早期古时熏烧的香料以草本为主,而以木本沉香为主则始于汉唐。
古时沉香是上层社会钟爱之物。斗转星移,人们对沉香的钟爱一直没有改变,只不过从最初的祭祀仪式慢慢切换、转型,不再仅仅局限在祭祀的层面。
沉香,一种旷世奇珍。
沉香文化,一块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为了挖掘积淀千年的沉香历史,了解茂名沉香的现状和未来,我们来到广东省南粤沉香博物馆,跟随吴云岗先生,走进神秘的沉香世界。
沉香用途
一方面,沉香是意趣的呈现。
因为稀罕和香韵的独特,沉香变成了一种生活的情趣,甚至一种身份的象征。袅袅香烟代表了时代文化的高贵肃穆,也代表了人格操守上的高风亮节,承担着守护文人雅士内心渴求的重任。
古代文人生活中有四雅:品香、喝茶、插花、挂画,品香排在第一位。文人雅士,吟诗作对,抚琴填词,宴请宾客,独居慎思,有事无事,都喜欢焚香,如能焚烧沉香,那更是体面而尊贵的荣耀。历史上留下了大量与香有关的篇章。
唐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文艺源自生活,作者描述的秦宫生活,正是根据唐代的历史现状想象出来的,由此可推测,在唐代,焚香已经成为贵族的时尚品味。
资料图
近代女作家张爱玲对沉香有独特的见解。其处女作《第一炉香》,两处提到焚沉香。书的开篇:“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香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书的结尾:“这一段香港故事,就在这儿结束……薇龙的一炉香,也就快完了。”故事女主人公薇龙自甘堕落的个人悲剧,恰恰是时代的悲剧,大环境下,社会个体如同一块沉香屑,进了薰香炉,只能烧成什么也不是的沉香灰烬,除此之外,别无出路……
尘世浮华喧嚣,容易使人迷醉,但是,如果心有沉香,始终保持内心的沉静安宁与平和纯真,又何惧浮世?
香雾淡淡,轻烟袅袅,一颗漂浮的心随香味升腾盘旋,于清净悠远中尘埃落地,总能找到它想要的归宿。
另一方面,沉香具有药用价值。
中医书籍《名医别录》记载:入药之草千百,沉香为上品。由此可知,南北朝之前,沉香已作为草药使用,成为一味珍贵的药材,有降气除燥、暖肾养脾、顺气制逆、纳气助阳等功效。
据史料记载,沉香可“理诸气调中,补五脏。”到唐宋时期,沉香逐渐被发掘,从山林走进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如古人赋诗作画抚琴吟唱前,会先焚一炉香,让居室的空气得到净化,让人的心神安定下来。三国时期,诸葛亮设下的“空城计”,就是用焚香的方式来安定心神,并用琴声不乱达到迷惑敌军主帅的目的,使敌人心存畏惧,不战而退兵城下。
广东省南粤沉香博物馆馆内珍藏的大沉香木
据《本草新编》介绍:“沉香,味辛,气微温,阳也,无毒。入命门。补相火,抑阴助阳,养诸气,通天彻地,治吐泻,引龙雷之火下藏肾宫,安呕逆之气,上通于心脏,乃心肾交接之妙品。又温而不热,可常用以益阳者也。”沉香对肾阳不足、脐腹冷痛、元气欠缺、喘息无力的病患者颇有疗效。
茂名市地处亚热带,沉香种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用沉香治病也由来已久。据《隋唐嘉话》一书记载,冼夫人的第三代孙子冯盎曾向唐太宗李世民禀告,家乡的宅子左右,长满了野生沉香。那些野生沉香民间种植的沉香,可以除湿除臭、解毒辟秽、治病救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功效奇特。贞观五年五月,茂名沉香进入朝廷,正式成为了贡香。
广东省南粤沉香博物馆馆内环境
最后一个方面,沉香还是珍贵的天然香料。
沉香是我国出口的贵重香料之一。莞香刚出国门时,先经广州,运到九龙尖沙嘴,再到附近的小港,装上大船。那个转运沉香的小港湾被称为“香港”,东方明珠“香港”由此得名。
柬埔寨素有“沉香之国”的美誉,所产沉香出口到世界各地,被各国家地区用来制造高级香水、高级香皂、高级香精和高级化妆品。
印度也是香文化大国,印度人在宗教仪式和日常生活中使用各种树脂和香木来制作熏香,沉香通常与诸多香料一起制作成香品,浓郁的芳香深受印度人的喜爱。
在阿拉伯国家,香料是日常生活的必备品,阿拉伯人将香料中的发香成分提炼成精油、油膏等不同形态的香品,其中,沉香精油是最受欢迎的沉香制品。
电白沉香
集千般作用万种功效于一身的野生沉香,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关部门除了对濒临灭绝的野生沉香加以保护,禁止偷采滥采外,还拨出专款,把沉香生产发展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药材品种之一。植物学家们也根据沉香形成的奥秘,采取“砍伤法”、“半断枝法”、“凿洞法”、“人工接菌法”和“化学法”等人工干预手段,促使沉香木多结香,快结香。
时至今日,属于“旧时王谢堂前燕”的沉香,在电白区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电白区位于茂名市的东南部,背山面海,地理环境独特。山林田野遍种沉香树。电白沙琅镇堂砥村有个地方叫白木塘,那里有成片的参天大树——白木香,当地村民都善于使用沉香治病。
沉香树(资料图)
吴云岗的祖辈就居住在白木塘,精通沉香培育、传统结香、加工、经营和收藏。由吴云岗个人出资建成的博物馆——广东省南粤沉香博物馆,于2014年9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成立。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曙光农场总部(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这是一家省级的沉香博物馆,具有对天然沉香的鉴定、药用价值的研究、推广的资质。馆内收藏的近300件天然沉香珍品全部产于我国南粤大地,堪称国香大馆。2020年6月,央视科教频道到该馆进行古沉香专题拍摄工作,并在CCTV10频道及央视频进行了播报。
在问及缘为何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建造博物馆时,吴云岗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说:“我希望我所做的一切,能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把家乡的沉香行业做得更大更强。”
每一份真诚的愿望都应该被实现,吴云岗希望的愿望没有落空。
广东省南粤沉香博物馆馆长吴云岗
随着民间收藏多起来,往来电白寻香、制香的人也多了起来。电白区凭借靠海的独特地理优势,与周边及东南亚国家,在经济、文化及贸易上密切交流。天时地利人和。电白区沉香的发展和经营快速成长起来,形成了别树一帜的沉香“香市”。
据统计,全国沉香种植基地面积约46万亩,电白区沉香种植面积约10万亩,占全国21.7%,种植规模位列全国第一。2013 年电白获得了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沉香之乡”的称号,是“中国沉香种植第一县”。电白区的沉香产业从业人员居全国之最,占电白区人口的70%左右,沉香已成为电白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徐鸿华教授曾在考察研究电白沉香后肯定地表示:“如此大面积开发种植,在全国是第一。同时这种保护性开发是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是农民奔小康的一个新路子。”
经风沐雨,电白沉香在磨砺中茁壮成长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厚的人文底蕴,加速了沉香文化的发展和沉香历史的进程。不少电白的企业依靠家乡的沉香,蓬勃发展起来:茂名市和泰实业有限公司,其主要产品是沉香皂、沉香红绿茶、沉香牙膏、沉香面膜等;广东君元药业有限公司,代表产品是香暖康、沉香热敷蒸汽眼罩等;瑜丰沉香汇(广东)科技有限公司,主打沉香精油、沉香纯露、沉香酒,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实际上,在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茂名市文广旅体局的精准打造下,电白沉香业早已绘就一幅振奋人心的美景蓝图:利用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以沉香生产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融合、产业聚集,将资本、技术以及各种资源要素跨界集约化配置,把沉香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仓储物流、休闲旅游和科普教育等有机整合在一起,探索出一条传统农业生产与“文化+产业+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致力打造以沉香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沉香之都”,成为滨海度假游、健康养生游特色旅游板块中耀眼的一块,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康养地”和“体验场”,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漫山遍野沉香树
我们踏进广东省南粤沉香博物馆的品香阁,盘坐在沉香木地板上,行云流水般的古筝响起时,吴云岗为我们点燃了一炉沉香屑。烟雾在袅娜升腾,清幽的气息在四周弥漫,心头荡漾起一份久违的宁静与悠远……
盛世和谐,香火永传。
文/苏铁苏铁
编辑/张宏忠
图/曾群芳 李幸芷
出品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