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夏日出游,小心恙虫病

鹤山市人民医院
+ 订阅

近日,我院ICU(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名因“发热、腹泻、咳嗽、咳痰3天”而入院的老年男性患者,入院时已存在神经、呼吸、肝脏、肾脏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查体发现患者右侧腹股沟有1块焦痂,经确诊为恙虫病。究其原因,正是因患者在草丛中长期作业逗留,被臭名昭著的恙虫咬伤所致!

经ICU即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抗感染、补液扩容、升压、行床旁持续血液净化治疗(CRRT)等积极抢救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各器官功能改善,成功脱离呼吸机,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床旁血液净化治疗(CRRT)

关于恙虫病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

病患者多有野外作业史,潜伏期5~20天。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合并症多,常可导致多脏器损害。本病起病急,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因心肺肾衰竭而危及生命。

预防与治疗

1.被虫子咬后出现焦痂和溃疡,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恙虫咬的。恙虫咬的焦痂一般不痛不痒,直径在0.5~1.5厘米,呈圆形或椭圆形,脱落后成火山口形状的溃疡,中间突起,边缘光滑。中毒表现一般会出现发热、皮疹等。

2.野外游玩时,应尽量穿长袖上衣和长裤,避免直接坐卧在草地;必要时在袖口等暴露处喷洒驱避剂,如常用的风油精、清凉油,或低毒的化学驱避剂等,防止害虫叮咬。

3.野外受伤时应及时包扎伤口,避免伤口长时间暴露。如被害虫叮咬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供稿  ICU  钟耀宗

审核编辑  宣教科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