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105亿促裁案”持续发酵,科华生物连续发布多条公告。
其中《关于部分资产被采取财产保全的公告》显示,科华生物已有6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冻结资金余额共计3326.7万元,其中包括募集资金余额2743万元。目前科华生物已提交书面异议申请,要求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依法立即解除、变更针对科华生物的相关银行账户的保全措施。
另一则公告显示,科华生物副总裁李明先是本次案件的仲裁申请人之一,且申请人已通过人民法院对公司银行账户采取保全措施,从保护公司和股东尤其是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董事会决定解聘李明的公司副总裁职务。
与此同时,圣湘生物19.5亿收购科华生物股份的案件能否顺利进行成为关注重点,圣湘生物曾发布公告称,其与保联资产涉及科华生物18.63%股份转让事宜存在不确定性,同时也收到了有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
在市场普遍对本次收购充满疑问时,7月16日,科华生物与圣湘生物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渠道合作、创新协作及资本合作三方面深度融合,形成优势互补,推动双方各自产业链延伸与渠道建设,打造IVD航母。
此消息公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业内引起广泛讨论,甚至有观点认为圣湘生物此举对天隆公司大有釜底抽薪之意。
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签订协议是否有特殊意义?7月19日,科华生物方面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表示:“科华生物与圣湘生物本来就有深度合作的计划,当然要向市场层面传达这样的信息,这是很正常的市场宣传行为。不可能说因为这样的事(收购天隆案),然后就啥事都不干了,该怎样做还是要怎样去做的。”
科华正在整理收集相关证据和文件
科华生物方面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本次收购天隆公司案件的仲裁尚未开庭,对科华来说,目前所有日常经营和对天隆公司的管控,都正按照正常的节奏进行。针对本次案件,科华生物有自己的专业律师团队,正在进行相关证据和文件的整理和收集。
对于本次案件是否会对圣湘收购科华股权造成影响,科华生物方面表示,两家公司在产品线、品牌、渠道方面都可以进行完整的整合,圣湘生物在进行相关资产收购的时候也一定是看到了两家公司可以长期合作的基础,“从5月份圣湘生物表示要收购股权开始,直到上周五,我们、圣湘、格力地产三方向市场传达的信息都是要进行战略合作,一直没有变过。”
同时,科华生物方面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因为本次股权交割相对来说可能比较复杂,涉及到三家上市公司、三个板块和两个交易所,所以在时间上可能会有一些不确定性。
今年5月13日,圣湘生物发布公告称,与科华生物战略合作将能够实现双方在技术平台、产品线、渠道、市场等领域的优势互补。
据了解,疫情之前,圣湘生物业绩刚刚扭亏为盈,2017年-2019年,其营收分别为2.2亿、3亿、3.7亿,净利润分别为-1065万、676万、3948万。相比之下,2019年科华生物营收24.1亿,净利润2.0亿,分别是圣湘生物的6.5倍和5.1倍。
但是2020年因为疫情的新冠检测红利,圣湘生物营收暴涨至47.6亿,增长1203.5%,利润26.2亿,增长6527.9%。圣湘生物营收一举超过科华生物,利润竟是科华生物的3.9倍。
大量的现金流或许让圣湘生物有了拓宽布局的考虑和底气,开始收购科华生物股权,但是抓住疫情新冠检测红利的不只圣湘一家,2020年天隆公司利润暴涨至11亿,科华生物“踩雷”,收购天隆公司余下股权的金额跟着暴涨至105亿。由此看来,对圣湘生物来说似乎“成也疫情,困也疫情”。
有业内人士发布观点认为,圣湘和科华的合作是必要且必须的,科华需要圣湘团队来带头重振雄风,圣湘也需要科华的渠道和产品丰富自己的实力,以能够承接新冠红利下行后的创新力。
据了解,一方面新冠检测红利的可持续性存在风险,企业利润的高增长可能只是一时。另一方面,圣湘生物产品多在分子诊断赛道,其募资的5.57亿元中有3.55亿元都用于投资分子诊断项目。
圣湘生物招股书显示,体外诊断主要三大领域为生化诊断(38%)、免疫诊断(19%)、分子诊断(15%),三个赛道占据超过70%份额,分子诊断名列第三,份额不及生化诊断一半。
而科华生物在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等领域均有丰富的试剂、仪器等产品线,因此,拓展业务、多赛道布局或许也是圣湘收购科华股权的重要目的。
疫情或引发国内IVD企业并购潮
在科华收购天隆、圣湘收购科华股份的背后,似乎还透露着一个趋势——疫情影响下,体外诊断企业的并购可能会进一步加速。
广证恒生研报曾分析,纵观海外IVD巨头,通过产业并购加强竞争优势是快速扩张的重要方式。全球IVD前两大供应商罗氏、雅培无不通过大量收购体外诊断产品线而成为IVD行业龙头;美艾利尔曾通过并购成为POCT领域霸主,但最终被雅培收购。
国内IVD企业似乎也开始进入并购阶段,有数据显示,2017年IVD行业并购总金额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41.97%,是2015年的3倍。2018年,国内IVD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约为22件,IVD行业迎来并购整合浪潮。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理论上来讲,IVD企业外延式拓展很重要,但因为细分产品品类太多,自己肯定做不过来,也太慢,尤其是疫情红利后部分企业利润暴涨,他们心态也会有所变化,去“买买买”是非常自然的选择。
“医疗器械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收购来进一步扩张,几乎是所有巨头的共同选择,其实IVD行业本来没有到这个阶段,但是疫情大大地催化和加速了这一过程,有很多企业一年赚到了过去20年都没有挣到的现金流,至少在资金上,对外并购不是什么问题了。但这个时候团队未必具有足够的管理和整合能力,也容易出问题。”上述人士说道。
据了解,圣湘生物上市后,除了收购科华生物股权,还拟再斥资2.55亿元拿下真迈生物14.77%股权,加码基因测序赛道,进一步加固分子诊断科技平台。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会长宋海波曾发布文分析,对于抓住了这次疫情新冠检测红利且产品较单一的体外诊断生产企业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应该尽快思考和战略布局疫情常态化时代中自身企业的发展路径,尽快筛选符合自身战略发展需求的产线合作方向,与体外诊断产品企业通过资本等方式进行战略合作,以此来补短板、抓机遇、扩大产品以迎接疫情常态化时期的新挑战。圣湘控股科华、参股真迈生物就是很好的实践。
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进一步分析:这种疫情影响下,会有部分体外诊断企业借助这一波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跑出来,进一步做大,甚至成为行业领头羊,但也有一些企业,就像穷人忽然中了五百万彩票不知道怎么花一样,最后还是会归零。这个领域未来会有很多故事。
史上罕见踩雷案:疫情令收购公司业绩大涨,科华生物尾款暴增至105亿,还要不要付?
(编辑:徐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