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夜读 | 盛夏荷花

韶关发布
+ 订阅

盛夏,韶关处处飘着荷花的清香。“映日荷花别样红”,来吧,让我们一起走进荷花的世界,共享花的清香,果的丰实。

出淤泥而不染

最早读荷花,是读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铭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千古名句。后来又知道,荷花就是莲花,只是荷、莲所指的部位不同,荷是花、叶的总称,莲则是果实,也就是莲子。

荷花生于碧波之中,花开于炎夏之时。王昌龄在《采莲曲》里说:“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当我们走进荷花世界时,才知道,一湖的翠绿,一湖的艳丽,歌声来自这娇盈的世界;才知道,荷叶有卷有舒、有开有合,这是一种不虚伪、任天真的美德。

宋代朱淑贞在《新荷》中写道:“ 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看今日荷花,亭亭玉立于水中,迎骄阳而不惧,抗暴雨而再生。徜徉于荷的池边,感悟荷之品行,藉以澄澈心灵,别有一番情愫在心头。

一花一世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弄轻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宋杨万里在《小池》一诗中的传世名句。当我们走进荷花世界时,看这翠绿与艳丽,绿叶田田,红花艳艳,吸一口,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不再点水的蜻蜓,立于荷苞之上,描绘一幅蜻蜓立荷图。

而那荷花的同科植物睡莲,形态较小,体质柔弱,叶和花朵浮在水面,与荷花比较,有雅洁的风趣。隋弘执恭在赞颂《睡莲》时,也写道:“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荷花,睡莲,蜻蜓,于一湖一池中,让我们悟出一花一世界,一物一境界的真谛。

莲的心事

读过许多关于莲花的诗,也欣赏过许多莲花的照片。当我读着宋代刘之翰的《水调歌头》时,一种无言的感觉涌上心头:“凉露洗金井,一叶下梧桐。谪仙浪游,何事华发作诗翁。乌帽萧萧一幅,坐对清泉白石,矫首抚长松。独鹤归来晚,声在碧霄中。神仙宅,留玉节,驻金狨。黔南一道,十万貔虎控雕弓。笑折碧荷倒影,自唱采莲新曲,词句满秋风。剑佩八千岁,长入大明宫。”于是,我读到了莲的心事。

莲的心事重重:当莲花盛开时,游人万千,折下一朵莲花,也就少了一个莲蓬;酷暑中突然而至的暴风骤雨,零落了满池的莲,夭折了青春的脚步。只有从淤泥中挺立,在摧残中成长的莲,才能在娇艳中成长。

看:每一个莲蓬都是一个家,太阳照耀着,雨露滋润着,蜜蜂是最好的朋友,当家里的一张张小睡床都展现小莲子的笑容时,莲的心事,演绎出莲的事业。

莲的事业是果实的事业,也许,她没有嫩绿时的清新,也没有花期时的妖媚,但她以丰盈的幸福,将莲花的心事凝结在最后的蕊中。

晏几道在《虞美人》中曾有“苹香已有莲开信,采莲时节定来无。”佳句,更有一句“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看着这迷人的小宝宝,想着莲的心事,果然,莲未醉,人已醉。

文/图:秋实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