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这辆有主题的双层巴士,你坐了没?

广州海珠发布
+ 订阅

今天,直奔主题

你有坐过

海珠区新时代新经济体验游

海珠区党史研学教育游

海珠区探寻红色基因游

这三条红色旅游线路吗?

这是今年5月份海珠推出的红色旅游线路,线路一开通,迎来群众的一致好评

海珠红色旅游路线—双层巴士

每一台主题观光巴士上,还有专业的导游小姐姐为大家绘声讲解红色线路上各个景点的历史渊源、人物事迹,让沿线每一个景点的红色故事都深深烙印在脑海中。

接下来正式介绍旅游路线~

线路一:海珠区新时代新经济体验游

推荐安排:广州塔——潮墟C·PARTY——广州有轨电车——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阅江路碧道示范段——广交会展馆——“广州塔-阅江路”漫步带

广州塔

广州塔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处,与海心沙岛和珠江新城隔江相望,于广州亚运会前落成开放,是一座集旅游观光、餐饮、文化娱乐和环保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并集合了当代工程设计和最新施工技术的标志性建筑,是广州的城市制高点。塔身高约450米,天线桅杆高150米,以总高度600米优势,在鳞次栉比的中国超高建筑中名列前茅,向世人展示腾飞广州、挑战自我、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气魄。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西路222号

潮墟C·PARTY

潮墟是“岭南之窗”广州文旅融合示范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夜间经济”新潮流的展示空间之一,具备文化性、创新性、体验感、年轻化、国际化等特点,将潮玩艺术与广府文化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奇妙融合。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西路218号广州国际媒体港东广场

广州有轨电车

广州有轨电车2014年开通运营,是广州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沿江而行的7.7公里,途经琶洲塔到广州塔,穿越古今,见证海珠区的蓬勃发展。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塔至万胜围

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

珠江·琶醍和珠啤博物馆,是改革开放以来海珠区城区改造的重要成果,园区是在磨碟沙隧道顶部及沿江区域利用珠江啤酒工厂遗存,结合当代创意建筑,打造出臻具现代格调的啤酒文化艺术平台及餐饮休闲娱乐地带,将工业年代的货运码头营造成生态与美感兼容的优质城市公共空间。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西路磨碟沙大街118号

阅江路碧道示范段

阅江路碧道示范段总体以“阅江汇客·都市生活”理念,致力建设凸显广州特色,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的滨水空间,西起华南大桥、东至琶洲北涌,全长2.6公里,铺设漫步道、慢跑道、自行车道,与珠江水道、有轨电车道形成“五道合一”。阅江路碧道沿线设置了 200 多个“听见·新时代”的二维码铭牌,让群众随时随处能聆听、学习党史学习教育有关音频、文字资料,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阅江中路(广交会展馆路段)

广交会展馆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简称广交会展馆)是亚洲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展览馆之一,自2008年全面启用以来,凭借其先进的软硬件设施、一流的展会综合配套服务,成为了众多国内外品牌展览活动的发轫之地,更是大型专业展会首选的举办之地。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阅江中路380号

广州塔-阅江路”漫步学习带

▲点击图片,看驿站美图

广州塔-阅江路,全长约4.8公里。以“阅江汇客·都市生活”为理念,实现水道、漫步道、慢跑道、骑行道、有轨电车道“五道”无障碍贯通。海珠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全力打造融党群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惠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驿站群,陆续建成开放“新风尚”“财富码头”“琶洲·新时代驿站”“新时尚”“会展中心码头”“会展东”等6个特色驿站。结合“兴文化”广场,先后打造全省首个“红蜻蜓”新时代红色航空文明实践基地以及“云听·新时代”、“潘鹤雕塑”红色课堂等全市首创项目,以“云听·新时代”为平台,利用沿线护栏创新打造漫步学习带。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路

线路二:海珠区党史研学教育游

推荐安排:广州塔——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太古仓码头——洲头咀公园——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现馆址为原仲恺农工学院办事处旧址,位于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内。该馆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落成于1928年,首层大厅置放了近代民主革命政治活动家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半身石膏塑像,展厅分为“寻求爱国真理、追随孙中山献身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事业”等6个部分,全面展示廖仲恺、何香凝和廖承志、廖梦醒两代人的生平事迹。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24号仲恺农学院内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的前身为兴建于清光绪32年(1906年)的广东士敏土(水泥)厂,因孙中山1917年和1923年两次在这里建立革命政权而得名。馆内设有《帅府百年》复原陈列、《捍卫共和 复兴中华——孙中山三次在广东建立政权》基本陈列、《帅府名人像传》、《一个澳洲建筑师的中国情结》等常设展览,并定期举办各种专题性的交流展览,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现馆藏文物有一万余件(套)。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

太古仓码头

太古仓码头由原英商太古洋行始建于1904年, 是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旧码头、旧仓库,曾是国家一类口岸,是广州工业发展的见证者。2008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太古仓码头实施转型改造,对前方1-8号仓库和3座T字码头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修缮、改造,对后方区域重新进行规划建设。2010年起,一期工程葡萄酒采购中心、展示库、商务港、电影库、游艇会、大型餐饮、特色西餐以及休闲酒吧等业态陆续开业,二期工程正在规划建设。太古仓码头现已成为集文化创意、展览展示、观光旅游以及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客厅,成为广州的“渔人码头”, 是广州“元老级”网红打卡地,浓缩了广州诸多城市性格、记录了城市发展历程所在。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革新路124号

洲头咀公园

洲头咀公园与白天鹅宾馆、芳村长堤隔江相望,占地面积约2公顷,是广州市“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工作的一项重要工程。洲头咀公园拥有亭台曲径,绿树婆娑,花香鸟语,园中直径约三十米的圆形文化广场,高达四米的大型铁锚耸立在广场中央,是中国与阿曼两国交往悠久历史的见证。洲头咀还有一座纪念广州人民英勇反抗英国侵略者壮举的雕塑。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西路与洲咀路交界处

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

南华西开基于清代中叶的1776年,240多年来,她积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存的著名历史建筑有:海幢寺、双清楼、波楼与波台、潘家大院、洲头咀反租地抗英斗争遗址,还有南华西街瓷画群街巷等。而位于敬和里、德和新社区等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民居青砖屋群,以及同福西路、洪德路的骑楼街,映衬着这个地方向来所具有的适宜居住的浓厚岭南气息,还有当时对外开放繁华的商业活动。南华西街是广州市海珠区最早形成的街道,享有“全国双文明建设中华第一街”的美誉,历任国家等各级领导人曾到访此地,碑林、党史馆、托婴所、退休工人之家都是这些历史的见证。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于1922年5月1日在滨江西路230号召开。

“一劳大”旧址已被确定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总工会在修复过程中,保留了一劳大旧址的原木旋转楼梯、窄窄长廊、老旧方格地砖、西式壁炉等建筑元素,同时,新添了“城市之光工运之路——1840-1927年广州工人运动纪实”等主题展览,并在此开办了广州“劳工大学堂”。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西路230号

线路三:海珠区探寻红色基因游

推荐线路:广州塔——陈李济中药文化园——潘鹤雕塑艺术园——海珠湿地(含海珠湖园区)

陈李济中药文化园

陈李济创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00年),是吉尼斯纪录全球最长寿药厂,是我国最古老的中成药制造企业之一,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以生产传统中成药和发展大健康养生产业为主体运营手法,以“传统中成药、大健康产品、传统中医药文创”等拓展旅游商品资源,强化景区游览深度,提升游客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1688号

潘鹤雕塑艺术园

潘鹤雕塑艺术园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以雕塑家命名的艺术园,园内共收藏潘鹤先生雕塑精品百余件,作品题材丰富,以雕塑艺术记录中国近现代百年发展的历史历程。园区可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可搭建艺术家和社会交流互动的桥梁,是市民近距离享受高雅艺术的文化休闲场所。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后滘西大街57号

海珠湿地(含海珠湖园区)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简称海珠湿地)地处广州中央城区海珠区东南隅,北面琶洲会展,南望大学城,东临国际生物岛,西跨城市新中轴,总面积1100公顷,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最美的国家湿地公园,名副其实的广州“绿心”。海珠湿地水网交织,绿树婆娑,百果飘香,鸢飞鱼跃,积淀了千年果基农业文化精髓,融汇了繁华都市与自然生态美景,独具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特色,是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岭南水果发源地和岭南民俗文化荟萃区。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滘中路168号

编辑 | 林妹妹

责编 | 吴美美、田心君

部分来源 | 区文广旅体局

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