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随着东江纵队领导机关进驻罗浮山,罗浮山抗日根据地成为广东敌后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东江纵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1万余人的武装力量。战火纷飞的年代,情报工作是生命线,关系到部队的生死存亡。为隐藏真实身份,许多交通员利用各自特长开展积极有效的地下交通活动。
时至今日,旗袍依然光彩亮丽。
走进位于博罗罗浮山景区的东江纵队纪念馆,可以看见1件跨越两个世纪、历经70余年的红色丝质旗袍,这是东纵老战士陈础(曾用名:陈碧贞)使用过的革命遗物。当年,陈础担任部队地下交通站秘密联络员,她擅长刺绣活,这件旗袍就是她亲手缝制的,主要用于执行秘密任务伪装身份。
旗袍经历年代已久,但依旧光彩亮丽,始终散发着革命先辈勇往直前的气息,记录着东江纵队的辉煌历史——东江纵队是中外共知的华南抗日战场一支坚强的武装力量,也是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为抗日战争、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朱德同志在党的七大所作的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和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相提并论,称之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通讯员朱艺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