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校友中心主办的“创新科技,创赢未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21创投峰会在上海举行。与会嘉宾就市场关注的新材料、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行业投资机会作出探讨。
在上述新兴行业中,半导体产业无疑是市场追逐的热点。
但相较于全球庞大的半导体市场规模,我国半导体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品的自给率非常低,且面临技术难关。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首席运营官王景阳表示,“市场半导体行业需求一年接近五千亿美金,中国本地可以供的量不到5%,并且这5%是整个产业里面中下游20%里面的5%。”
“我们看国内整个全球封装测试,特别是芯片源头规模超过4000亿美金,中国所有晶圆厂生产规模去年是450亿人民币左右,但是台湾第一代晶圆厂台积电去年就已超过460亿美金。”他补充。
“全面差距大。从原材料、晶圆制造、现金、工艺等等,还有很多产能。”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张亦锋也说道。
初级意味着发展尚不完全,也意味着发展的巨大前景。当前,全球缺“芯”,产业转移,行业洗牌,半导体产业正进入重大调整变革期,我国半导体产业也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周宏斌谈到,“6月份科创板收了18家半导体公司,这说明资本与政策环境有利于这个行业发展。很多领域都在出现快速的发展增长机会,这个领域里面(将会)出现大量上市公司,从投资角度空间巨大,从产业角度也是空间巨大,相信未来中国会出现很多家万亿市值公司。”
他认为,“半导体科创板估值很高,科创公司前十大公司有一半是半导体,这个情况还会持续。”
产业前景未来可期,而对于产业之中的一个个企业主体而言,又该如何在艰难的突破道路上前行呢?
资本的助力或许能够给企业带来生机。张亦锋拿自身企业做例子,“我们全部钱会花在买设备和扩充产能上面,资本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让我插上翅膀,我可以更快速成长。”
王景阳也认为,“资本对半导体未来来讲非常重要,相当于血液,与其他行业不一样。半导体投入太大周期过长,如果只有一支力量,资金和钱是最重要的,因为需要很长的耐心。”
而企业自身发展也是资本考察的重要因素。在研发投入大、发展周期长的行业,企业发展需要注重什么?
“聚焦”是王景阳始终在强调的一点。王景阳认为,“创业要有自知之明,我们每一个人能力有限,只能做一点事情,我们这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情,干到退休,就是存储芯片,其他都不碰,这个产业做到国内全球1%的份额,还有99%机会可以增长。”
张亦锋建议,“企业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干,你把自己会做的专业事情做好,不要今天想这个明天想那个,不要什么都赚。专业分工,专业人做专业事情,企业家做好企业的事情。然后10年、15年我们再来看成果。”
(编辑:朱益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