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这些你要知道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
+ 订阅

四环素是在1940年被发现的,名字由来是其化学结构是4个环。

自从链霉菌发酵液中分离岀第一种四环素类抗生素一金霉素,至今已陆续发现了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人工半合成品有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作为广谱抑菌剂,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能有效对付多种微生物,在20世纪60-70年代,四环素类抗生素因其高效、广谱、经济等优点使其被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但由于近年来耐药菌的大量产生,以及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深入了解,使得这类药物的使用逐渐减少,仅有少量的四环素类还应用于临床。

一、临床作用>>

四环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土霉素是目前最常见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这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鼻窦炎、中耳炎、泌尿道、皮肤病和肠道感染。

立克次体感染

对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再燃型斑疹伤寒、立克体病和恙虫病等,四环素可作首选。对柯克斯立克次体引起的非典型肺炎也具有好的作用。

衣原体感染

四环素对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鹦鹉热,对肺炎衣原体引起的肺炎,对眼衣原体引起的非特异性尿道炎子宫颈炎、性病淋巴肉芽肿、沙眼等,口服或局部应用均以四环素为首选。

支原体感染

对肺炎支原体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及非特异性尿道炎有良好疗效。

螺旋体感染

治疗博氏疏螺旋体所致慢性游走性红斑和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回归热为最有效的药物。

细菌性感染

治疗肉芽肿鞘杄菌引起的腹股沟肉芽肿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和布鲁菌引起的布鲁菌病均为首选药物

二、常见副作用>>

(1)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胀、腹泻等。

(2)肝、肾毒性:长期量用药或静脉给予大剂量药物,可引起肝、肾损害,长期用药应定期检查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

(3)变态反应:多为斑丘疹和红斑,少数患者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敏性紫癜、心包炎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加重,表皮剥脱性皮炎并不常见。

(4)血液系统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减少。

(5)二重感染:长期应用该类药品可发生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杄菌和真菌等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和尿路感染,严重者可致败血症。

(6)对骨、牙生长的影响:由于该类药物可与牙本质和牙釉质中的磷酸盐结合,沉积在牙齿的钙质区内引起牙齿变色,牙釉质再生不良,形成我们常说的“四环素牙”。因此8岁以下儿童是不适合使用的,特别是牙齿发育期间孩子更要避免这类药物。

(7)维生素缺乏:长期大量使用四环素类药物还可能引起肠内合成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的细菌受到抑制,从而引起维生素B2及K的缺乏,因而可引起舌炎、口角炎等维生素缺乏。

(8)孕期:由于四环素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孕妇使用这些药物有导致婴儿骨骼发育或抑制胎儿骨骼生长异常的可能。因此妊娠期妇女不宜应用。

(9)哺乳期:四环素可自乳汁分泌,乳汁中浓度较高,哺乳期妇女应用时应暂停授乳。

四环素虽然副作用多,有明显耐药性,临床上用的少了,但是,这种药物还是没有忌用的,应根据其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药学干预,应加强对药物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分析,规范合理使用。保护好老式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也是使患者获益的重要途径。

温馨提示

所有药物

均须在专业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参考文献】

[1] 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理学》第九版第394页;

[2] 张建成.四环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05(7);

[3] 陈静.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9):141442.DOl:103969/j.isn.16749308.2018.19.076.

Chen J. Analysis of Adverse Effects of Penicillin Combined With Chloramphenicol and Tetracycline【J】.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8,(19):141142.DOl:10.3969/j.isn.1674-

9308.2018.19.076

素材提供|临床药学张彬

编辑制作|健教科

审核|张金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