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守儿童学堂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好多东西!”留守在校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放学后的化州宝圩,留守在校的学生会集中留守儿童活动室看书、下棋、画画、拼图、玩游戏、写作业等,或者由老师组织参加各种户外活动。
“我们学校全校190多名学生,留守儿童就有将近110人。”宝圩镇秧地坡小学的校长岑万东说。由于宝圩地处山区,常年外出务工家长很多,留守儿童占比大,宝圩镇全镇学生2230人,其中留守学生就有1450人,留守儿童的管教一直以来都是家长的一块心病。
为切实解决家长们“急难愁盼”的问题,近年来,宝圩镇中心学校把“党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作为抓手,突出教育教学外的一个教育延伸,以中心学校统筹、各学校共同推进的方式,在10所面上小学组建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爱心宿舍、爱心饭堂等,每天安排有党员教师和家长志愿者轮流为留守儿童义务做饭、午休轮值、学习辅导,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由于上学路途远引发的诸多问题和午饭、午休、管教等困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每一所小学的特色留守文化,培养孩子兴趣,点亮成长梦想。
据了解,宝圩镇各学校每周安排一节课时间在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包括棋类、硬笔书法、手工、绘画、拼图等。比如,西岸小学留守儿童学堂以书法、手工制作为特色文化;调马小学以中国象棋文化为特色文化,分别有象棋室、图书室、乒乓球室、小足球场等阵地;茂坡小学以手工制作为特色;秧地坡小学留守儿童学堂以棋文化为特色文化,分别有跳跳棋、军棋、国际象棋、围棋等兴趣小组。
特别是秧地坡小学,按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设置了不同棋类的拓展学习安排,一年级学习飞行棋,二年级学习军旗,三年级学习中国象棋,四年级学习围棋,五年级学习国际象棋,通过富有特色的课外活动,在释放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有效锻炼了学生的专注力。
如今,宝圩镇的留守儿童在课后也有了“好去处”,有效避免了课后沉迷电脑、手机等,并且在特色留守文化活动的熏陶下,孩子们在潜移默化地变化着,兴趣爱好多了,综合素质提高了,人也变得更自信了。
“我们关爱留守儿童的种种举措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肯定,也促进了当地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宝圩镇中心学校校长古宁全表示,接下来将通过平台继续开展富有文化特色的活动,让留守儿童真正能“学业有教、生活有人、安全有保、心灵有依、活动有地”。
(梁绍聂 徐凯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