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7月17日上午,“奋斗百年路·老区焕新颜——走进广东革命老区”主题宣传活动来到了最后一站梅州市兴宁市水口镇。水口镇以光夏村为示范点,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出一条“红色+绿色+古色”的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
水口镇红色资源丰富,是兴宁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全镇共38个村,其中就有21个村是革命老区村。“讲起刘光夏,神鬼都会怕!拿枪就会打,拿笔就会写。”光夏村位于水口镇南部,是革命烈士刘光夏的家乡。刘光夏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东江革命武装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之一。1930年2月,任东江红军第五十团团长,同年3月25日奉命攻打江西寻邬澄江圩时,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
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
走进村口就看到一栋崭新的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展出了刘光夏革命史迹、光荣纪念证物等重要史料。近年来,水口镇坚持保护修缮与开发并举,升级改造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军小学,建设了中央苏区(兴宁)陈列馆、红色宣誓广场、拓展训练中心,持续完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好“红色”旅游牌。据统计,2021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共接待230多批次、13000多人次参观学习。
光夏村隔壁的河口村
“我们镇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很多有特色的古名居,所以我们探索的是‘红色+绿色+古色’的融合发展道路。”水口镇党委书记黄志勇介绍,水口镇接下来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优势,以光夏村“红色村”为依托,辐射带动形成“一廊四景多产业”。
其中“一廊”是指围绕宋声河沿线的公路、绿道和水景观打造廊道,“四景”是指前锋村红色文旅体验基地、光夏村红色教育基地、宋声农业生态旅游以及狮子岩风景区,“多产业”是指串珠成链发展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和精品民宿游,建设一批休闲型、生态型的生态旅游综合体,带动蜂蜜、油茶、绿茶、柚果、南药等农副产品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采写:见习记者 刘安琪
摄影:南都记者 刘嘉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